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李嘉誠的港口風波還沒過,現在又遇到麻煩事了,還是和大眾最關心的房產有關。
5月21日,香港廉政公署公開通報,偵破了一起涉及住宅開發的貪污造假案件,涉事項目正是李嘉誠旗下的長實集團開發的觀塘安達臣道“港人首置盤”工程。
該地塊由長實于2020年斥資49.5億港元投得,計劃建設六棟、共約3000戶住宅,其中1000戶為“首置盤”優惠單位。這原本是一個象征“安居夢”的政府政策配套項目,初衷是以市場價八折出售部分單位,協助香港市民上車買房的項目,背靠李嘉誠的長實,地塊位置不俗,加上政府背書,市民普遍認為安全可靠,然而事情的走向卻徹底顛覆了人們的想象。
根據廉政公署的調查,鋼筋工程分包商為牟取更高利潤,向監管方提供賄款、禮品,以換取對工程監管的“寬容”對待,結果是,六棟大樓無一幸免,均出現鋼筋數量減少、位置偏移,甚至規格縮水的嚴重問題。廉署調查顯示,不僅鋼筋工程“貨不對板”,連扎鐵工人數量都低于工程標準,說白了,整項目從用料到施工再到監管,全鏈條都出現了人為操控和系統性問題,這種行為顯然不僅是欺騙,更是拿購房者的安全開玩笑。
觀塘安達臣道首置盤地盤
事件曝光后,廉政公署迅速采取行動,以涉嫌行賄和受賄等罪名拘捕10名男子,雖然當局稱,經初步風險評估,大樓結構暫未構成危機,已要求相關方提供詳細的補救方案,但稍微懂點建筑原理的人都知道,一旦基礎工程質量遭質疑,即使結構“當前安全”,也難以令人放心,而且鋼筋是樓宇的骨架,其規范性直接影響到建筑物未來幾十年的穩定性,對于花幾百萬港元購房、希望安居一生的普通家庭而言,恐怕再難安心居住。
一位建筑學教授向記者也表示,鋼筋問題的整改可能涉及復雜的工程操作,成本高昂且耗時較長,開發商是否愿意承擔這些費用,以及整改是否能徹底消除安全隱患,仍是未知數。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這起丑聞發生的時候,長實集團的母公司長和正在召開2025年度股東大會,然而包括董事總經理李澤鉅在內的核心管理層并未親臨現場,而是通過線上會議方式應對質詢,不少媒體都表示這就是在刻意逃避問題。
此事曝光后,也讓香港群眾不得不重新審視香港房地產開發過程中的監管機制是否存在制度性漏洞。要知道,長實集團再過去一直被視作香港本地開發商中的“金字招牌”,背靠李嘉誠家族雄厚的資本與聲譽,其項目往往意味著高品質與穩定回報,然而此次事件的曝光證明即便是行業龍頭,也可能在利益面前妥協施工標準,尤其在一項標榜為“首置上車盤”的民生項目中出現如此嚴重問題,這不僅打擊了公眾對長實集團的信心,也傷害了許多首次置業者的心。
香港的房地產市場一直以高房價著稱,普通市民往往需要花費數十年積蓄才能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住房,而“港人首置盤”這類項目,因其價格相對親民,也承載了許多年輕家庭的置業夢想,所以當這些項目被曝出偷工減料和貪污造假問題時,購房者的失望和憤怒可想而知。
事實上,香港樓市從2022年起就不太景氣,價格頻繁波動,交易量也不斷縮減,在這樣的環境下再曝光這樣的質量問題,可想而知后果有多嚴重,所以這也給房產行業提了個醒,地產商不能再只關注“賣得掉”,更應重視“能不能住”,你們認為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