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此前的印巴空戰之中,法國引以為傲的陣風戰斗機不僅未能取得任何戰果,反而被巴基斯坦空軍裝備的殲-10CE以PL系列空空導彈擊落多架。這一戰,不僅讓法國達索公司損失了形象,而且也幾乎可以說重塑了國際武器裝備出口,或者至少是戰斗機出口的格局。在未來的戰機出口領域,俄羅斯和法國很有可能已經因為印巴空戰而提前“出局”。
印尼在去年曾經與法國達索簽訂了采購42架陣風戰斗機的訂單,據相關資料顯示,這筆訂單的總價值高達81億美元。在印巴空戰后,印尼81億美元采購42架陣風戰機的訂單已經在該國引起了廣泛質疑,有外媒報道稱,印尼已經叫停了這筆訂單。如果這一消息屬實的話,那么這有可能意味著原本一直十分暢銷的陣風戰機未來的出口之路會出現不小的波折,同樣的,在此戰之中被擊落多架的俄系戰機(米格-29、蘇-30)也有可能會遭遇相同的命運。說句不好聽的,在未來的國際戰機市場上,俄羅斯和法國很有可能已經“提前出局”。
在印巴空戰之中,殲-10C展現出來的不僅僅是裝備的先進性,更是整個作戰模式的領先。殲-10C戰機在極遠的距離上,成功擊落了陣風戰機、蘇-30戰機等先進的法國、俄羅斯戰機,這其中所體現的,其實是殲-10C戰機對法俄戰機的全面領先。殲-10C采用了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數字化航電系統、隱身優化設計,配合PL系列空空導彈,可以說給還在糾結于中距格斗,甚至是近距離“狗斗”的法俄戰機帶來了極大的震撼。從這個角度上說,殲-10C戰機甚至已經領先了陣風和蘇-30一代。
印巴空戰也證明了,未來的空戰一定是體系化的作戰,戰斗機本身只是一個擊發導彈的平臺。在此次印巴空戰之中,雖然是殲-10C最終擊發了導彈,但是在空戰之前,巴鐵空軍的預警機、地面雷達等早就已經鎖定了印度戰機的位置。隨即,巴方采用了A射B導的作戰模式,成功擊落了印度戰機。可見,巴基斯坦的勝利不僅僅是殲-10C的勝利,更是整個作戰體系的勝利。
而不論是俄羅斯還是法國,如今都難以為用戶提供整個的作戰裝備體系了,法國自己還在用十分老舊的美制E-2預警機,俄羅斯的新一代預警機項目A-100有消息稱都已經下馬了。全球為數不多的能夠出口現代化預警機的國家,并不包括俄法。可見,沒辦法為用戶提供全套作戰裝備體系的俄羅斯和法國,在未來的戰機貿易之中已經失去了優勢。
印尼暫停陣風訂單,很可能只是一個開始。印巴空戰的結局已經引領了未來戰機的發展方向,在戰機技術和軍用航空技術上進步幅度不大。轉型較慢的俄羅斯和法國會在未來的國際戰機市場上提前“出局”,其實也不足為奇。因此,殲-10C也許不僅打下一架陣風,更打下了全球戰斗機市場的新格局,未來對殲-10C有興趣,甚至有意下單的國家,一定會越來越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