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镕澤飛撲點球的身影,讓青島海牛替補席炸開了鍋。這個曾在泰山隊守了十年板凳的門將,此刻用指尖改寫了比賽走向。
5月23日足協杯第4輪,他面對遼寧鐵人連續撲出兩記點球,助海牛4:2晉級。
時間倒回2014年,19歲的韓镕澤升入泰山一線隊,卻撞上了巔峰期的王大雷。
此后九年,他多數時間坐在替補席,僅在2019、2020賽季因王大雷傷病獲得零星首發。哪怕單場撲出5次必進球拿到最佳門將,康復后的王大雷仍穩穩占據主力位置。
2025年1月,32歲的他選擇加盟青島海牛,告別了泰山隊"萬年替補"的標簽。這場對陣遼寧鐵人的點球大戰,成了他職業生涯的轉折點。
遼寧鐵人作為中甲勁旅,常規賽壓制海牛控球率,卻在12碼前栽了跟頭。
韓镕澤的第一次撲救,判斷精準到提前側撲,手掌幾乎擦著皮球邊緣改變軌跡。第二次撲救更顯果斷,面對勁射直接用腿封堵,皮球反彈后砸在門柱上彈出。
場邊的李霄鵬握拳怒吼,這位昔日泰山主帥太清楚眼前人的蟄伏有多不易。反觀泰山隊如今的門將輪換,于金永正重復著韓镕澤的老路。同樣在王大雷受傷時臨危受命,同樣奉獻高光表現,卻同樣等不來穩定首發。
有球迷統計,近十年泰山隊替補門將合計出場不足50次,主力與替補差距懸殊。這場勝利讓不少人反思:當門將位置被絕對主力壟斷,替補的職業生涯該如何保障?韓镕澤的案例并非個例,中超各隊門將位置"一老帶一新"現象普遍存在。
年輕門將熬到30歲才獲得機會的情況屢見不鮮,職業黃金期在板凳上流逝。青島海牛的全華班陣容此戰證明,本土門將并非缺乏實力,只是缺少舞臺。韓镕澤的撲救數據或許不算華麗,但每一次倒地都在訴說堅持的重量。
我個人認為,聯賽不該只有主力的狂歡,替補門將的生存狀態值得關注。當32歲的他終于在足協杯綻放,背后是中國足球門將培養體系的深層問題。
是該讓更多"韓镕澤"獲得機會,還是繼續依賴經驗老將?這道題沒有標準答案。但至少這場比賽證明,那些年復一年的默默訓練,終會在某個時刻照亮前路。
足球從不等候奇跡,卻永遠為堅持者亮燈。關注網易號,獲取更多中國足球門將的奮斗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