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在美網友在社交平臺爆料稱,自己的父親在美國探親期間外出散步時因在小學附近拍攝視頻,被學校老師舉報,短時間內引來多輛警車與數名警察上門盤查。事件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不少網友質疑:僅在圍欄外拍攝遠景,是否涉嫌違法?美國警察反應是否過度?學校老師是否“草木皆兵”?
據爆料者稱,其父親當天外出遛彎,走到社區附近一所小學門口,看到操場上孩子們在玩耍,便在圍欄外用手機拍攝了一段視頻,畫面為遠景,主要拍攝學校四周環境。
(網絡配圖,與本文無關)
隨后,校方老師報警稱有“可疑人員在學校外圍拍攝”。不到半小時,三四輛警車及多名警察趕到,準備進行現場處置。幸運的是,老人已返回住處。警方最終上門核查,在視頻通話中與家屬確認情況。
據爆料,老人誤以為是查“黑戶”,連忙向警方出示了護照和返程機票等證件。最終警方確認視頻中并未涉及敏感內容,也未近距離拍攝未成年人,認定行為不違法,未要求刪除照片。
但事件并未就此結束。約15分鐘后,警方再次上門,嚇得老人以為上門抓人,警方稱校方報告疑似看到同一人再次返回學校附近。雖然再次核實后無事,但校方表示不希望該人員再次靠近校園。
事件放到社交媒體上,引發大量華人網友討論。
有律師表示,從客觀情況來看,雖然老人并未有惡意,但拍攝對象是有未成年人活動的校園,已觸碰美方對校園安全的高敏感線,觸發應急機制屬于預期范圍。
根據美國法律,在公共區域內拍攝并不違法,只要沒有侵犯他人隱私、沒有以騷擾、窺探等方式獲取信息,一般不會構成刑事責任。
但情況一旦涉及“未成年人”“學?!钡让舾袌鏊?/strong>,處理尺度往往會收緊:
美國不少州有專門保護學生隱私與校園安全的法律規定;
如拍攝行為引起恐慌、妨礙學校正常教學秩序,可能被定性為“可疑行為”;
若拍攝者不具監護人或授權身份,在學校周邊頻繁逗留拍照,也可能觸發治安干預。
例如:
2023年加州一名華人男子在學校外拍攝建筑風格,被控“騷擾”罪名;
佛州曾有男子僅因坐車等人停在小學門口,被警察上門盤問并搜車。
這些案例說明,美國校園確實執行嚴格的安全監控機制,“寧可錯抓、不可漏查”是處理模式。
法律與教育界人士也指出,類似事件反映的是文化理解差異:
“在中國,家長、游客拍校園、留念是常態;但在美國,出于對校園槍擊、拐賣等潛在風險的高度警覺,任何陌生人對校園過度關注,都會被優先視為潛在威脅。”
尤其是陌生男性在學校外拍攝,很容易引起老師、家長乃至鄰居的警覺并報警,警察依法處理,雖未定罪,但過程可能令人誤解。
針對事件,不少在美華人給出實用建議:
避免在校園周邊拍攝,尤其是上學放學時段;
如確需拍照,應避開學生、遠景為主,并盡量征得學校或現場人員同意;
遇警盤問,保持配合態度,出示合法身份;
提醒來美探親長輩,尊重當地隱私與安全文化,不拍不問場所不輕入。
對于此事,你怎么看?歡迎留言討論
當天匯率
1 美元=7.19人民幣
美國同城分類信息網免費發布平臺!
點擊下方原文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