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睡醒又想起一件事,全球87%的核電站竟然都是基于中俄設計,簡直太可怕了,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吧。
據觀察者網消息,5月22日,英國媒體路透社援引四名知情人士的話稱,美國總統特朗普最早于本周五簽署一份行政令,通過簡化對新反應堆的審批監管流程。
加強燃料供應鏈等舉措,推動美國核能產業的發展,這份草案的具體內容尚未確定。
知情人士稱,行政令草案摘要顯示,特朗普將再次動用美國《國防生產法案》,以美國在濃縮鈾核燃料加工以及先進反應堆組件領域“依賴中俄兩國”為由,估計重施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看來美國的“國家緊急狀態”簡直是一文不值啊,四月初特朗普向全世界宣布所謂的“對等關稅”,白宮提前吹風稱“美國將迎來‘解放日’,被剝削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然而4月2日特朗普宣布完對全球的“對等關稅”稅率后,又馬上宣布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到目前為止該狀態還未解除。
現在又打算進入第二個“國家緊急狀態”,這種奇葩的政治作秀,估計也就只有特朗普能夠做出來了。
實際上這背后貌似有馬斯克的影子,因為美國幾十年來都沒有想起來說要大力發展電力產業,特朗普一拍腦袋就想起來了,這種概率不大。
馬斯克在近日接受美媒的采訪稱,中國的發電能力遠超美國,他形容中國的發電量看起來就像“一枚火箭進入太空”,而美國的發電量卻停滯不前。
馬斯克說這話的原因是,認為中美正處于人工智能競爭的關鍵節點,然而美國的電力供應卻限制了美國AI的發展。
確實,發展人工智能需要耗費大量的電力供應這也是世界上除了中國和美國幾乎沒有其他國家“玩得起”AI的原因。
據澎湃新聞的一篇文章分析,當下訓練AI大模型用的主流算力芯片是英偉達的H100,一張最大功耗為700瓦,這意味著運行一小時就要耗費0.7度電
OpenAI訓練GPT-5,需要數萬張H100芯片,這也就意味著訓練GPT-5一小時將會耗費至少7000度電。
【英偉達H100算力芯片】
這是一個何等恐怖的數字?文章還指出,OpenAI在訓練GPT-3時整個訓練過程使用了大約1287兆瓦時(128.7萬度)的電力。
這個耗電量相當于美國約121個家庭一整年的用電量,或者大概相當于3000輛特斯拉電動汽車共同開跑,每輛車跑20萬英里。
并且隨著人工智能參數的增長,能耗也會大幅增加。人工智能在完成訓練后還會迎來新的耗電階段,即人們使用AI輸出結果的過程。
這就是為什么特朗普現在急于恢復國家的核電站建設事業的原因,可能有網友會覺得,建造水力發電站、火力發電站或者風能以及太陽能發電站不都行嗎?
實際上對于現在的美國來說建造水利發電站有些不現實,因為水利發電站工程量巨大,對于現在幾乎沒有工業能力的美國來說這將會耗費很長的時間,根本不劃算。
火力發電站又會引起環境污染等問題,并且火力發電站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等燃料,這對于現今欠債36萬億美元的美國來說,就更不劃算了。
風能發電站以及太陽能發電大部分技術專利掌握在中國的手中,可以說除了中國以外,其他的國家壓根就玩不了風能和太陽能發電。
據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公布的數據來看,過去近10年間,全球共公開169822件風電專利,中國專利申請總數超越德國日本,位居全球首位。
【美國胡佛大壩】
甚至在多個年份專利年度申請量是第2名國家的10倍之多。除此之外中研網2024年報道稱,中國太陽能電池全球專利申請量為12.64萬件,全球第一。
所以,在中國專利高墻的圍堵下,美國想要發展風能或太陽能,簡直就是癡人說夢,畢竟中國在這一領域布局了十幾年,可不是西方一朝一夕就能突圍的。
那么特朗普能走的路就只剩核能了,但是全球87%的核電站都基于中俄設計,而且全球在建和待建的核電機組中,約7成交由中俄建造。
這就導致現在的美國非常尷尬,想要電但是沒有能力建造像中俄那般的核電站。特朗普現在才想起來發展電力事業真的太晚了。
而特朗普也知道,等美國的發電量起來時,恐怕中國的人工智能早就甩美國好幾條街了。因此他只能在人工智能芯片上對中國耍“陰招”。
但是中國突破美國的人工智能芯片制裁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所以在人類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美國注定要輸給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