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節氣一過,日頭毒得能把人曬掉層皮,地里的菜苗耷拉著腦袋,可把咱農民愁壞了。 到底有沒有不怕熱的菜?農科院專家和多地農業部門都說了,有6種“抗暑能手”正適合這時候種!
先說地瓜秧,簡直是地里的“小強”。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地瓜種植面積漲了12%,就沖它耐旱耐貧瘠,隨便插根藤就能活,陽臺泡沫箱都能種。 空心菜更是“熱天寵兒”。廣西菜農靠它畝產提高30%,莖稈空心能儲水,越熱長得越旺。
小區張叔在窗臺種了兩盆,現在天天摘嫩葉下面吃,鄰居都跟著學。 豇豆最會“見縫插針”。
山東有位大爺在水泥縫里種豇豆,搭個竹竿架子,結的豆角壓彎枝,一茬接一茬摘不完。記得種時多施點磷鉀肥,結莢期澆水別斷。 南瓜堪稱“省心王”。
浙江推薦的耐高溫品種,藤蔓能爬滿墻頭,一個瓜能長五六斤。樓頂種三棵,藤蔓遮陰降溫,結的南瓜夠一家人吃一夏天,煮粥蒸著吃都香。 苦瓜才是“真硬漢”。
有菜農說三個月沒澆水,藤蔓還掛著六七個瓜,就是種子得提前泡發,不然出苗慢。
結的苦瓜炒雞蛋清熱解暑,伏天吃正合適。 絲瓜這兩年成了“陽臺明星”。
北京有位大媽在三平米陽臺搭架,收了200多根,市場上絲瓜漲到八塊錢一斤,自己種既省錢又新鮮,就是側枝要及時剪,主藤才能多結瓜。 可最近有些怪事——小區綠化帶里冒出不少空心菜、地瓜秧,物業要清理,居民不樂意了:“自己澆水施肥幾個月,憑啥不讓收?”最后鬧到社區調解,才約定收完再清理。
這事反映出大家對種菜的熱情,但也得注意別占公共用地。其實陽臺、樓頂空間利用好,不比綠化帶差,既能吃新鮮菜,還能當景觀。 從農業數據看,今年夏季蔬菜供應里,耐熱品種占比提升了20%,說明越來越多農戶嘗到甜頭。
但咱散戶種植要注意,不同蔬菜習性不同,比如豇豆要搭架,南瓜要打叉,別偷懶。
有人可能擔心:“自己沒種過,能行嗎?
”其實這些菜都是“皮實貨”,比養花草省心多了。關鍵是抓住小滿后的種植黃金期,錯過就得等明年。 眼下氣溫還在往上躥,正是播種的好時候。
準備個泡沫箱、找塊小菜地,按專家說的方法種上,不出倆月就能摘菜下鍋。想想伏天能吃到自己種的新鮮菜,心里就暢快! 最后提醒大伙,種菜別光憑熱情,不同品種播種時間、管理要點得記牢,實在拿不準,多問問村里的種菜能手。
農業部門的種植指南也多看看,科學種植才能豐收。 天氣越來越熱,咱農民種地得學會“順勢而為”,選對品種比瞎忙活強。這6種耐熱菜,您打算先種哪一種?
評論區說說您的種菜計劃! 關注我們,后續會分享更多應季種植技巧,讓您種地少走彎路。
【免責聲明】種植效果受氣候、管理等多種因素影響,本文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請結合實際情況操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