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Truth Social”上發布聲明,要求蘋果公司必須在美國本土生產iPhone,否則將對其征收至少25%的關稅。這一言論直接導致蘋果股價盤前暴跌近4%,市值蒸發超3000億美元,并引發全球科技供應鏈震蕩。
特朗普的強硬立場:美國制造或面臨高額關稅
特朗普在聲明中表示:
我很久以前就告訴蘋果公司的蒂姆·庫克,我希望他們在美國銷售的iPhone是在美國制造和生產的,而不是印度或其他任何地方。如果不是這樣,蘋果必須向美國支付至少25%的關稅。
這一表態并非特朗普首次施壓蘋果。早在2025年初,他就曾警告蘋果若不在美國生產,將面臨更高的關稅。此次威脅被視為特朗普美國優先政策的延續,旨在推動制造業回流美國。
蘋果的供應鏈困境:短期內難以實現美國制造
目前,蘋果的iPhone生產高度依賴中國和印度:
中國仍是主要生產基地:約87%的iPhone在中國組裝,涉及富士康、和碩等代工廠。
印度產能有限:盡管蘋果計劃2025年在印度生產5000萬部iPhone,但仍無法滿足全球需求。
美國制造成本高昂:分析師指出,若iPhone完全在美國生產,人工成本將比中國高出50%,且供應鏈配套不足,短期內難以實現。
市場反應:蘋果股價暴跌,消費者恐面臨漲價
股價重挫:特朗普的言論導致蘋果盤前股價下跌近4%,納斯達克指數期貨同步走低。
iPhone或大幅漲價:摩根士丹利預測,若25%關稅落地,iPhone生產成本可能飆升50%,最終售價或從1100美元漲至3261美元,直接影響美國通脹率。
消費者轉向安卓:調研顯示,若iPhone漲價超8%,25-35歲主力消費群體可能轉向三星等安卓品牌,比例增加22%。
全球供應鏈沖擊:科技行業面臨重構
特朗普的關稅威脅不僅影響蘋果,還可能擾亂全球科技供應鏈:
中國供應鏈受沖擊:蘋果80%的供應商在中國設廠,關稅政策可能導致供應鏈斷裂。
印度、越南受益:蘋果已要求富士康在印度投資15億美元擴建工廠,并計劃在越南生產MacBook,以規避關稅。
歐盟或遭連帶打擊:特朗普同日還威脅對歐盟征收50%關稅,進一步加劇全球貿易緊張。
政治動機:選舉考量與制造業回流執念
中期選舉策略:特朗普全國支持率因經濟政策失誤跌至42%,施壓蘋果可轉移國內通脹壓力,鞏固美國優先基本盤。
兌現競選承諾:特朗普長期主張制造業回流,但分析師認為,強行改變全球供應鏈分工不現實,反而可能導致美國流失670萬個潛在就業崗位。
未來展望:蘋果的應對與全球貿易格局
蘋果可能采取以下策略應對關稅威脅:
1. 加速印度、越南產能擴張:以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
2. 游說美國政府:爭取關稅豁免或過渡期。
3. 調整產品定價:若成本無法消化,可能提高iPhone售價,但將面臨市場份額流失風險。
此次蘋果關稅戰不僅關乎一家公司,更折射出全球貿易體系的深層博弈。特朗普的單邊主義政策可能進一步激化美中、美歐貿易摩擦,而蘋果等跨國企業將被迫在政治壓力與市場現實間尋找平衡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