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有些人立場不同,看問題的角度和境界就不同。
有人刷朋友圈看到前同事升職加薪,就焦慮得睡不著覺?**
之所以如此,王陽明一句話形象的表達:“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凌晨兩點,你躺在床上刷手機。
朋友圈里,前同事曬出升職郵件,年薪漲到50萬;
大學同學創業融資千萬,配圖是特斯拉的方向盤;
就連樓下早餐店老板娘都在短視頻里喊:“月入三萬全靠擺攤!”
你默默算了一筆賬:自己996加班三年,工資卡余額還追不上豬肉漲價的速度。
國家統計局2024年的數據冷冰冰地告訴你——
全中國月收入超過5000元的打工人只有6400萬,占總人口不到5%。
那些短視頻里的“年薪百萬”,畢竟是鳳毛麟角。
讀過王陽明的人,之所以高明,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王陽明的高明之處①:
1、不和別人比較
五百年前他就看透人性:“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別人曬豪車豪宅?那只是你心里的投影。
真正的高手,早把注意力從“別人有什么”轉向“我能創造什么”。
就像杭州那位一天打三份工的媽媽,她不關心網紅賺多少,只盯著自己多寫一篇稿子多掙30塊。
2、領導凌晨三點發消息讓你改方案,你氣得想辭職?
王陽明冷笑:“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
甲方臨時變需求,領導讓你通宵重做PPT;
同事甩鍋推責,你被迫背了全年最差的KPI;
就連公司飲水機壞了,行政都要@你:“行政費超支了,大家克服一下。”
你打開招聘軟件想跳槽,卻發現北上廣深白領工資中位數才6000多。
更扎心的是——
全國4.6億城鎮就業人口里,3000-4000元月薪才是底色。
王陽明的高明之處②:
把低谷和不順看成“事上練”
他剿匪時被暴雨困在山里,士兵餓得吃樹皮,他卻說:“此時正是修行時。”
現在的職場修羅場,就是你的“龍場悟道”。
被客戶罵到崩潰?這是練情緒穩定的機會;
項目搞砸了?這是測試危機處理能力的考場。
就像騰訊員工和馬化騰平均年薪百萬的段子——
普通人不需要羨慕山頂的風景,專注把手里每張Excel表做到零誤差,你就是自己領域的“圣人”。
老板畫大餅說上市分股票,你該不該信?
HR面試時承諾“每年漲薪30%”,三年后你發現工資條紋絲不動;
領導開會說“這個項目干成全員旅游”,結果慶功宴是人均50元的大排檔;
最絕的是老板指著共享辦公室的綠蘿說:“等公司上市,這里會變成熱帶雨林。”
某券商數據揭穿殘酷現實——
中國月入過萬的人群僅784萬,夠得上“金領”標準的不到70萬。
那些“財富自由”的傳說,大概率是直播間9塊9賣課的鐮刀。
王陽明的高明之處③:
用“真行動”拆穿所有假把式
他當年平定寧王叛亂,靠的不是空談兵法,而是帶著農民連夜造木筏火攻。
職場同理:
- 老板說“未來可期”?讓他先把加班費結清;
- 客戶吹“長期合作”?讓他先付30%預付款;
- 同事夸“能力出眾”?讓他把核心資源交給你實操。
就像統計部門揭穿的真相——
全國居民可支配收入中位數每月2892元,家庭月入過萬才能勉強達標。
在生存游戲里,拿到手的錢永遠不會騙人。
結語:
看完銀行流水別嘆氣,王陽明早給你留了錦囊:
- 當焦慮泛濫時,記住“心即理”——屏蔽99%的噪音,你本來就有破局的力量;
- 當壓力爆表時,踐行“事上練”——把每個爛攤子變成升級的經驗包;
- 當誘惑撲面時,死守“致良知”——錢可以慢慢賺,良心塌了永遠修不回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