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天目山戰役,粟裕的蘇浙軍區,麾下有第一、三、四,合計三個縱隊,人數大約在2萬余人。
但粟裕的對手兵力很強,國軍名將李覺麾下,共有14個師,42個團,6萬多兵力,尤其第五十二師以及第七十九師,這兩個師都是“皖南事變”中向新四軍進攻的主角,有一定戰斗力。
兵力比是3比1,加之粟裕在之前并沒有大兵團作戰的經驗,和日軍作戰都只是千把人作戰的規模,前面兩次天目山反擊戰兵力也不過萬把人規模。
現在形勢危急,粟裕兵力不多,武器裝備也處于劣勢,毛主席非常擔憂。
老蔣這邊則是非常自信,他一直在靜待國軍全殲粟裕所部的戰報,因為他相信李覺的實力。
沒想到,結果卻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經兩晝夜激戰,李覺的第七十九師、突擊縱隊第一、二隊大部被殲,第三次天目山反擊戰以李覺完敗而告終。
李覺敗得如此之快,不僅出乎蔣介石、顧祝同的意料,連毛主席也沒想到。
毛主席一直擔心粟裕部隊的處境,因為這種仗確實很難打,直到戰后收到粟裕的勝利報告,他才如釋重負。
毛主席已經很久沒有見過軍中出現粟裕這種將領了,我軍一直還是彭林劉等人挑大梁,現在粟裕橫空出世,展現出卓越的大兵團指揮能力,毛主席肯定心生歡喜。
于是,毛主席預言:“這個從士兵成長起來的人,將來可以指揮四五十萬軍隊!”
粟裕可以說是一個軍事奇才,游擊戰,運動戰,山地戰反掃蕩,反清鄉,遭遇戰,攻堅戰,殲滅戰,包括大兵團作戰,什么樣的戰斗都能夠打贏!可以說,粟裕本身具備“粟裕點兵,多多益善”的能力!
為什么毛主席只說粟裕將來能指揮四五十萬軍隊,而不是百萬級的軍隊呢?
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幾點:
一是當時我黨全部的部隊加起來就一百來萬人,雖然毛主席很有前瞻的戰略眼光,但不可能我軍當下本來就只有一百來萬人,毛主席就說粟裕將來可以指揮一百萬人,這豈不是要把全軍都交給粟裕指揮?
二是當時現實狀況是我軍統兵最多的將領都沒有超過50萬,后面兵力最多的東北在1945年也沒有一百萬人。當時,發展得最好的晉察冀以及山東軍區,他們鼎盛時期也就30-40來萬人。因此,毛主席說粟裕能指揮四五十萬軍隊,已經是軍隊內最頂格指揮能力的評價了。
三是百萬級別的指揮實在太難了。解放戰爭打完,真正指揮過百萬級別的名將也就林總一個人而已,也是天時地利人和各種因素促進的。在中國歷史上是沒有真正有過百萬級別指揮的將領,國外在二戰時期也就少數幾個。從當時的戰場態勢來看,很難需要有將領同時指揮一百萬人作戰。
基于以上三個原因,毛主席沒有預言粟裕能指揮上百萬軍隊作戰,他預言粟裕能指揮四十五萬軍隊,大體是準確的,因為粟裕的閃光點淮海戰役,真的就是大概指揮四十五萬人馬,立下了淮海戰役第一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