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眼視角?深度硬核?智享財經??
中國A股午后突然跳水,周五三大指數收盤大跌;原因或許來自這樣一則突發性利空:G7國家討論將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
據《中國化工信息》官方賬號周五A股盤后消息,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法國等G7國家將對低價值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并展開行動;包括征求國內相關意見、提交政策審議等。
當地時間5月20日,G7國家財政部長與央行行長會議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的班夫舉行。據加拿大財政部長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七國集團已開始討論對低價值的中國產品征收關稅,旨在遏制中國產品供應過剩問題。
這就是說,若G7達成共識,對低價值中國產品征收關稅,將會導致中國相關企業出口成本上升、價格競爭優勢喪失,這部分供應鏈或向低關稅國家轉移,對中國電商、制造業,特別是中小制造業產生較大影響。
利空就是這么一件事,具體消息面可查閱相關消息,此處不再贅述。但整個G7會議消息面,有三個細節值得關注:
一是G7聯合聲明中并沒有表述對此達成共識,但消息面指出多國已對中國低價值商品加征關稅問題開始行動;二是G7會議沒有就美國關稅問題進行討論;三是此次G7會議在聯合聲明時,只字未提中國。
細思這幾個細節,里面暗藏著很多沒有擺上桌面的信息,我們就將這些信息攤開來說道說道:
首先,在美國的全球關稅戰陰影之下,G7正在分裂并變成“G6+1”!無論聯合聲明怎么遮遮掩掩,美國與G7里的其它6個國家的關系也正在發生動搖,關稅沖突與矛盾已是明擺著的。
這次G7會議,沒有討論美國的關稅問題,是因為根本無法達成共識,討論只會讓會議變成一次激烈地爭吵!這就是此次G7財政部長與央行行長沒有討論美國關稅問題的原因,但相互打肚皮子官司、暗中猜忌與爭斗事實上已經形成。
近幾日,歐美之間本身就關稅問題在其他場合斗爭得非常激烈!歐盟近日在世貿組織大會上批評美國,顯得十分有“水平”:美國試圖通過關稅這一微觀經濟工具,解決其國內的廣泛的宏觀經濟不平衡問題,是不可取的。
這句話十分耐人尋味,具體表述了什么意思呢?就是指責美國經濟自身出現了問題,經濟結構不平衡、債務問題突出,美國試圖通過關稅戰引導制造業回流,部分消化美國債務,并想讓全球國家買單,是不可取的。
而在世貿組織會議上,同時批評美國的還有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日本這些美國傳統盟友,另有巴西、印度尼西亞與馬來西亞等代表100多個成員批評美國……
對此,特朗普很生氣!尤其是看到歐盟對美國關稅談判的強硬態度后,日前他特別發帖:建議自6月1日起對歐盟征收50%的關稅!這是美國明晃晃地拿著大刀威脅歐盟。這些正是G7出現分裂,變成“G6+1”的最好佐證。
其次,中國被“G6”視為與美國談判與交流的重要“籌碼”!這次G7會議,美國肯定希望G7其它成員國支持并配合對中國發動的關稅戰、包括其它對中國的指責行動。
但在沒有既得利益、自身也正在遭受美國關稅問題的困擾之下,這6個成員國此次自然也沒有配合美國。這就是本次G7會議聯合聲明罕見只字未提中國的背后原因。
并非英國、加拿大、日本等G7國家突然對華集體變好、變善了,而是他們此時希望把中國當作一枚籌碼,以此拿捏美國,爭取貿易談判時美國的讓步。因此,我們不能對此有錯判,更不能忽視這個“細節”。
最后,G7對中國低價值商品加征關稅的行動,外交上已不容忽視!雖然此次G7會議聯合聲明中沒有提及此事。但美國發動的本輪貿易戰,已就中國電商包裹等低價值商品采取了加征關稅措施;法國、英國等多國也對此開始動作……
若一旦形成共識并實施,這對中國相關商品的產業鏈布局肯定會帶來巨大影響,中方應做好相關應對措施。對于低價值中國商品出口與價格競爭策略,今天網上也出現了很多的討論與不同聲音。
這里面的很多聲音,值得相關企業去聆聽、并認真反思:中國商品出口定價策略,是否符合我們的長期發展與持續利益?中國人用勤勞的雙手,豐富并滿足了這些國家人民的多層次生活與精神追求,為什么卻沒能換來這些國家的珍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