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的時候,李嘉誠因為出售旗下23個國家43個港口業務的事情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之上。
香港大公報連發文章怒批李嘉誠,希望李嘉誠能夠回頭是岸,但是自始至終,李嘉誠都沒有就此事表過態。
隨著國家市場監管局介入調查,這起事件,港口交易的事件也暫時擱淺了,但是與此同時,李嘉誠也飽受輿論的質疑。
要知道,李嘉誠旗下的港口關系著全球經濟,在中美兩個大國經濟博弈的關鍵時刻出售港口業務,嚴重損害了國家的利益。
李嘉誠幾乎就要被貼上賣國賊的標簽了,2025年5月23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發文稱,李嘉誠旗下長實集團的樓盤存在偷工減料,導致6棟樓鋼筋數量不足,香港廉政公署已經展開調查了。
這下,李嘉誠又攤上大事了,先前因為出售港口的事情成為了眾矢之的,如今,樓盤又出現了這樣偷工減料的行為,真可謂是屋漏偏逢連陰雨啊。
根據香港聯政公署通報的情況顯示,該項目鋼筋工程分包商為了提高利潤,向工程監督人員提供匯款,然后換取寬松監管,另外還有文件造假,導致6棟樓鋼筋數量不足及移位。
廉政公署的工作人員在行動中已經先后拘捕了十名男子,年齡在29到52歲,被捕的這些人士都涉嫌行賄,看得出來,此次廉政公署出手,已經拿到了,切實的人證和物證了。
看到這樣的情況真的是讓人觸目驚心,要知道這些大樓都是建給人住的,出現如此嚴重的質量問題,大樓的安全性能肯定也受到了質疑。
如果最后真的查證這些大樓存在安全隱患的話,不僅僅是長實集團攤上大事了,李嘉誠一生最重視的商業名譽也徹底塌方了。
要知道,李嘉誠被稱為商界的不倒翁,因為其敏銳的商業嗅覺,從商70年來未嘗一敗,可以說是商場上的常勝將軍了。
當然了,出售旗下23個國家,43個港口業務的事情被稱為一記昏招,身為一個商人,應該時刻以國家的利益為重,無論發生什么情況,都應該站在國家這一邊。
但即便如此,李嘉誠的商業信譽還在,畢竟經商70多年最引以為傲的就是商業信譽。
但這起偷工減料的事情被曝光之后,李嘉誠的商業信譽就蕩然無存了,而商業信譽恰恰是李嘉誠最重視的事情。
這位華人商界的天花板如今已經90多歲了,身家早已經富可敵國了,錢財可謂都是身外之物,如今最重視的就是名譽。
可是沒想到最后還是晚節不保,在關鍵時刻,沒有站在國家這一邊被視為不忠,如今,又在建設大樓的時候偷工減料,視為不義。
要知道,李嘉誠可曾經是所有國內企業家頂禮膜拜的偶像,如今到了最后,卻弄得聲名狼藉,都說君以此興,必以此亡,看來這句話一點都不假。
對于這樣的事情,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