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喻東平)連日來,受冬春夏連旱和持續高溫天氣影響,漢中市石門灌區灌溉用水矛盾尖銳。今年38歲的水利職工李輝帶傷工作,和村民一起打機井、接水管,連夜抽水灌溉,讓七十余畝秧田煥發了新生機。
立夏后,正午的太陽火辣辣地炙烤著大地。在石門灌區南干渠一支渠渠口,我們見到漢中市石門水庫管理局崔家溝管理站的青年黨員李輝,他正在和2名放水員一起,給機井出水口接水管。他的右胳膊,被一條黑色的醫用繃帶吊在脖頸上。
“這口機井剛打成,昨天晚上快12點了才出水,我經管著已經連續抽了12個多小時,大約抽了700多方水。幸虧有了這口井,不然這片秧母田灌溉是個大問題。”李輝彎腰一邊用左手捋水管一邊說道。
由于持續干旱缺水,河東店鎮周寨村120多戶村民的72畝秧田灌溉困難,讓包片職工李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聽說政府準備投資打機井,二話沒說就帶領村民們到田間地頭尋找合適的井位,積極申報水利部門立項,又協調村組解決機井用地,聯系電管站架設電力線路……5月15日,鉆井隊開鉆,李輝就天天守在現場督促。22日下午,100米深的機井打成,只需接上管道后就能抽水。因為2名鉆井工出現中暑癥狀,已經回家休息。李輝趕緊聯系施工方和鎮水利工作站,耐心向他們解釋秧田急需灌溉,必須今天抽水,用誠心取得了大家的支持。晚上8點鐘緊急調集工人,安裝閘門和PE管道,接通電路,一直到晚上12點才搞完,合閘開始抽水。
問及胳膊上的傷情,李輝解釋,前幾天他在渠道上抽水抗旱,抬泵的時候腳下一滑,一個背仰摔倒。當時沒覺得異常,爬起來繼續干。中午的時候,右胳膊越發腫痛。讓同事騎車送他去醫院檢查,拍片才發現右肱骨內上髁骨折。
“醫生建議馬上住院治療,在這抗旱的緊要關頭,我哪能耽誤呀!”李輝說。醫生無奈,只得用繃帶固定,叮囑要靜養。他抓起那包消炎止痛藥,轉身又去了打井工地……
“眼看天氣越來越干,旱情越來越重,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保證秧苗的成活率。”機井打好了,李輝吊著胳膊在現場經管,從機井中抽水灌溉秧田。正當村民盼望著大水入田時,又發現管道短了。得知消息的李輝連忙四處打聽購買膠皮水管,很快100米水管順利送到,他又在一旁指揮起了安裝工作。23日中午13時許,大股的清水嘩嘩淌進了秧田里,李輝終于松了口氣。“今天水到田里,秧苗有救了。我每天早上六點半起床,晚上12點左右休息。這段時間缺水,吃飯都不香。水來了,我也能安心吃頓飯了。莊稼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干了15年的水利工作,我的宗旨就是要為灌區用水戶辦事。哪怕吃點苦受點累,就算是受點傷,我感覺都值得。”
像李輝這樣,夏灌開始后,每天工作在田間地頭的水利職工,石門灌區還有很多。
當前,灌區進入水稻插秧用水高峰期,石門水庫管理局調整配水方案,將城市生活供水量壓減40%,保障農業用水;緊密聯系氣象部門,搶抓有利時機,先后實施人工增雨作業3次,增加水庫蓄水量;組織3支技術服務隊架設臨時抽水站19處,購置和安裝抽水設備26臺(套),新打機井18眼,開展抽水灌溉等應急服務,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5月22日7時、23日7時,灌區西干渠、東干渠分別啟動夏灌第五輪灌溉,南干渠計劃27日通水,將再一次給久旱的農田送去水源,助力灌區32萬畝農田抗旱插秧……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