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豐之余
編輯 | 陳維賢
設計 | 蝶哥
前陣子,有網友發帖稱“著名籃球培訓機構東方啟明星倒閉了,總部大門緊鎖,多處辦公室臨時封閉”。短短幾天,家長登記未退費用清單就超過百萬。
一時間,教育培訓行業長期存在的信任危機再次被推向風口浪尖。
東方啟明星總部辦公地點大門緊閉(左)部分家長登記列表(右)
這不是孤例。中國消費者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024 年教育培訓服務投訴量突破 7 萬件,其中很大一部分糾紛都源于“預付費”模式。可以說,消費者與商家的信任裂痕,成為懸在教培行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正一步一步將整個行業拖入惡性循環的深淵,顯現問題就是拉新獲客越來越難。
然而最近,我和一位教培伙伴交流時發現:在一片唱衰聲中,一個美團推出的 “安心學” 產品卻逆勢突圍—— 上線僅半年,就吸引超 2.3 萬家機構入駐,帶動入駐商家團單曝光量提升了 122%、商戶日均訪問用戶數提升了 115%、日均交易額提升了 270%。
下面,讓我們深入盤一盤“安心學”背后的教培行業新解法。
01
行業困境:跑路潮下的信任崩塌
為什么教培行業頻頻暴雷?為什么一家又一家培訓機構在收取大量預付費后突然"人去樓空"?
這并非只是個別機構的道德問題,而是整個行業模式存在結構性缺陷。
1)預付費:一場缺乏約束的金融游戲
預付費模式作為一種“現金流杠桿”,在很多行業都普遍存在。在教培行業早期,很多著名機構的發展、擴張都得益于預付費模式:
消費者提前支付半年、一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培訓費用,換取所謂的"超值折扣";
而機構則通過這種方式快速回籠資金,用于擴張或維持運營。
表面上看,這是一場雙贏的交易:用戶省錢,機構增長。但實際上,這種缺乏有效約束的金融游戲埋下了巨大隱患。
當一家教培機構將收到的預付費用于開設新店、大規模營銷時,本質上在時間套利,用未來的服務承諾換取當下的現金流。
這么做的后果是:一旦市場環境變化或拉新速度放緩,機構就會陷入"龐氏騙局"式的困境——必須不斷吸引新客戶的預付款來維持對老客戶的服務承諾。
這種模式下,企業頻繁暴雷就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2)無序競爭的惡性循環
更為嚴峻的是,在當前行業競爭激烈、場地和人力成本不斷攀升的背景下,傳統的預付費模式使商家、用戶和監管三方陷入了一個“難以打破”的惡性循環。
① 商家間的“大逃殺陷阱”
站在商家視角,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機構們普遍陷入一種“大逃殺陷阱”。
對于機構而言,周邊的優質生源數量有限,如果不主動擴張,就有可能被競爭對手搶占市場;如果不提供預付費折扣,就難以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優勢。
然而,一旦選擇了“預付費折扣+擴張”的模式,就必須面對脆弱的現金流問題,以及新賬填舊賬的循環困境。
在這種“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環境中,那些專注于教學質量、不愿過度承諾的誠信機構,被“充 1 萬送 5000”“年包課七折”等競爭策略擠出市場。而劣質機構的擴張,進一步惡化了行業生態,加劇了消費者的不信任感。
② 消費者的"囚徒困境"
消費者在這場游戲中同樣受困于囤課打折的心理慣性。由于信息不對稱,消費者難以判斷機構的真實經營狀況和服務質量,只能被動接受"買課越多越優惠"的營銷邏輯。
這就形成了典型的"囚徒困境"——盡管理性上明白大額預付可能存在風險,但在機構的話術誘導下,仍有大量消費者選擇“囤課”。
而這種消費行為又進一步強化了機構間的價格戰,同樣也加劇了行業的無序競爭。
③ 惡性循環下,政策落地的困境
事實上,早在 2022 年 3 月,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三部門就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校外培訓預收費監管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變相收取時間跨度超過 3 個月或 60 課時的費用。"
但在壞的循環里,沒有人能全身而退。
如下圖所示,在消費者和機構都已習慣預付費模式的情況下,單純依靠行政手段難以從根本上改變市場行為。
優勢濫用(商家過度依賴預付費)→ 無序競爭(低價傾銷、虛假宣傳)→ 消費者 distrust(投訴激增)→ 監管介入(成本上升)→ 商家生存壓力→ 進一步欺詐(跑路頻發)。
在這樣的背景下,行業變革已經迫在眉睫。如何打破預付費模式的困局,重建消費者信任,成為關乎教培行業未來的關鍵命題。
02
美團安心學的解法:用供給側改革重構信用體系
在深入調研教培行業,并與多位業內操盤手私下交流后,我們發現美團推出的"安心學"產品為行業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解決思路。
什么是“安心學”?
簡單來說就是,美團針對教培行業的痛點,在美團平臺的學習培訓板塊上線的基于“次卡模式”的新產品。
如開頭數據所示,安心學上線不久便吸引了超過 2.3 萬家機構入駐,從下圖系列案例可以看出,無論是格斗、籃球、足球還是跆拳道武術,各類店鋪的曝光量、訪客數以及新客轉化均有顯著增長。
上下滾動查看更多詳情
這個看似簡單的 “按次付費” 產品,正在撬動教培萬億級市場的底層邏輯變革。
1)交易模式重構:從“賭人性”到“拼品質”
安心學的核心突破,在于將傳統的 “長周期預付費” 拆解為 “一課一銷” 的短期模式。用戶購買的不再是模糊的 “年卡”“課時包”,而是明確到每一節課的消費權 —— 上完一節課,平臺才會將對應的費用結算給機構。
●一課一銷:既滿足了消費者對培訓質量的試錯需求,又避免了大額預付帶來的風險。
●資金保障:資金放在受監管賬戶中,保障資金流向透明可控。
●退款保障:退款更方便,沒有使用的課時、商家閉店的情況、到期未消費等情況,都可以根據平臺規則申請退款。
上下滾動查看更多詳情
這種 “消費-服務-結算” 的實時閉環,扭轉了傳統模式中 “先交錢后服務” 的不對等關系。
當用戶看到每一分錢都花在實實在在的課堂上,信任自然就建立起來了。當消費者無后顧之憂時,對于商家而言,新客戶轉化率顯著提升也是理所當然的。
2) 供需優化:從“錯配”到“精準匹配”
除了衣食住行,教育培訓是社會中最重要的剛需賽道之一,消費者對于教育培訓的需求始終穩定且持續存在。
“一課一銷”模式解決了信任問題,使消費者的需求能夠得到充分釋放。然而,要真正打破無序競爭的惡性循環,關鍵在于推進“供給側改革”。
在傳統模式下,由于無序競爭的存在,消費者的正常需求往往被一些低質量的商家所滿足,導致消費者難以獲得高質量的服務。同時,優質商家也因缺乏足夠的生源而難以持續發展。
這就是供需錯配。
在安心學模式下,美團有望構建一種新的精準匹配的良性循環:讓行業邏輯從“一次性收割”變為“持續服務兌現”,讓專注課程質量和服務體驗的商家得到更多曝光和用戶。
邏輯也很簡單,機構的收入=單價*數量*(1+續費率)。
擺在機構面前的一筆賬是:過去用大折扣賣“大包課”,但續費率非常低;接入安心學后更多賣“小包課”,單次訂單的總價降低了,但續費率有更大的提升潛力。
那么,提高收入的辦法很簡單,做好服務提高續費率。只要把用戶滿意度做上來,美團安心學作為平臺,可以根據機構的師資、課程體系、用戶評價等維度進行評估分析,讓優質商家獲得流量傾斜。
而在需求側,沒有消費顧慮的用戶自然就可以通過搜索或平臺推薦,優先選擇那些“安心學”認證的高評分、服務好的機構,這樣就形成了 “良幣” 與 “良需” 的高效匹配。
3)生態協同:政策、平臺與商家的正循環
當然,從一城一池的改善到整個行業的趨勢扭轉,需要政策、平臺與商家三方協同。
在政策監管層面,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消費者協會、市場監管局等機構每年發布政策并監督整改,這是給行業踩剎車;與此同時,南京、杭州等地方政府也在積極推動“安心學”項目的試點落地,這是正向推動市場與政策形成良性互動。
圖片來源:新華社浙江頻道
當然,從宏觀消費趨勢來看,這種轉變正當其時——我們正處于從實物消費向服務消費主導的轉變節點。
國家統計局對外發布數據顯示,2025 年一季度,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同比增長 5.4%,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 5.0%,比商品零售額增速高 0.4 個百分點。
從國際經驗來看,當人均 GDP 超過 1 萬美元的時候,服務消費就進入了高速增長期,目前我國人均 GDP 已超 1.2 萬美元。
美團顯然看到了這個龐大的增量市場,才通過“安心學”這類變革供需關系的產品,來順應萬億級服務零售市場崛起的趨勢,推動商家生態健康發展,實現高質量的經營成果。
在與運營操盤手俱樂部里的教培伙伴的交流中,我們已經清晰感受到這場變革所帶來的影響。
一方面,美團作為中國領先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給合作的教培機構提供流量扶持、傭金優惠、專屬門店標識以及平臺補貼等政策,同時投入大量專屬推廣資源位,吸引消費者選擇按次消費新產品。
另一方面,安心學模式也確實涌現出非常多標桿機構,經營效果提升顯著。例如,一位與運營社私下交流的伙伴就明確表示,店鋪評分和專屬標識是吸引她加入安心學的核心因素,由于自己也進行了配套的小課包產品設計,新客獲取效果非常突出。
03
結語
教培行業的信任危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其重建也必然是一個系統工程。
美團安心學的創新實踐值得被重新評估,其本質上是在通過供給側改革,重塑行業價值鏈——政策劃定底線,平臺提供工具,商家專注服務,消費者用腳投票,最終形成“良幣驅逐劣幣”的正向循環。
我們相信,隨著類似美團安心學這樣的創新模式不斷推廣,教培行業必然會逐漸構建成為一個誠信、透明、高質量的新生態。
未來,我們拭目以待吧。
更多運營干貨
「品牌對話」|諾特蘭德|鴨鴨|NOWWA 挪瓦咖啡|霸王茶姬|立白|全棉時代|花加|熊貓不走|唐久便利店|笑果文化|天虹|薩福|樊登讀書|首爾麗格|水獺噸噸|全聚德|Lemonbox|蕉下|巡物社
「品牌觀察」|pidan|名創優品|鍋圈食匯|貂藝|庫迪咖啡|tea'stone|達美樂|書亦燒仙草| 蔚來|海底撈|茶顏悅色 |瑞幸|亞朵酒店
「平臺運營」微信|視頻號|企業微信|抖音|快手|小紅書|淘寶| 支付寶|B站|拼多多
「運營方法論」產品營銷|內容方法論|投放營銷|用戶運營|店鋪經營|直播電商|私域運營| 出海運營| AIGC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