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多哈世乒賽女單上半區的這場戲碼怎么看都像是乒乓球圈的一記重錘——王藝迪止步八強,伊藤美誠終于在世乒賽女單獎牌榜上寫下自己名字,那邊廂孫穎莎又用一場“死亡逆轉把大藤沙月的希望拍扁在地,國乒沒能包攬四強,伊藤和莎莎半決賽直接硬碰,這劇情,誰說不刺激
先聊聊王藝迪和伊藤這組對決,很多人原本以為國乒四強包攬十拿九穩,畢竟德班世乒賽的“賽點噩夢還歷歷在目,那會兒王藝迪決勝局浪費9個賽點,最后19:21被早田希娜逆轉帶走,多少有點心理陰影,這次碰伊藤,王藝迪開局還能壓制一波,結果后面節奏被伊藤強行帶走,比賽進程很寫實:6:11先丟一局,隨后伊藤連下四城,比分說得明明白白——11:8、11:6、11:8、11:9,伊藤整場沒太多花活,但就是把王藝迪的節奏攪成一鍋粥,尤其是在第二局21:19那個超長拉鋸,伊藤自己都說“像打了兩局,這話要是放在國內,估計彈幕都要刷“體力拉滿
有人說王藝迪狀態下滑,也有人覺得是伊藤頂住了壓力,實際上這場球就是典型的“外戰困局,王藝迪不是沒機會,關鍵時刻就是差點狠勁和運氣,伊藤則是那種越打越興奮的類型,尤其是看到對手犯怵,那種小動作和氣場立馬拉滿,職業生涯首枚世乒賽女單獎牌,雖然晚了點,但伊藤能在巔峰后期完成突破,怎么說都得點贊回懟一下質疑她“就這水平的網友,畢竟伊藤本來就不是靠天賦吃飯的選手,更多是靠死磕和細節,真到關鍵場面,反倒不容易崩
問題來了,伊藤這股氣能撐到哪一步,答案其實寫在賽程表上,半決賽對手孫穎莎,和王藝迪不同,孫穎莎屬于那種“壓迫感拉滿的球員,比賽里的每個細節都能看出她的控制欲和場面判斷,這次打大藤沙月就是典型案例,首局輸了沒慌,反手一抖就把比分咬住,11:8、11:4連續反超,第四局大藤一度9:6領先,結果孫穎莎直接上演“死亡逆轉,連續5分反殺,雖然錯過兩個局點,但最后靠一記發球擾亂對手心態,13:11拿下,氣勢徹底翻盤,這種場面熟悉嗎,不就是2019年世乒賽孫穎莎暴揍伊藤的既視感嗎
孫穎莎的比賽觀感一直是“對手看到希望,但其實都是海市蜃樓,第五局直接4:0開局,大藤調整回來追了3分,但隨即被一記彈網幸運球打崩,孫穎莎連得6分,連續7個賽點,第三個直接兌現,這就是世界第一的可怕,體力和心態都像AI一樣穩定,對手拼到最后發現啥都拿不到,自己還被榨干體力,真要說區別,孫穎莎能在高強度下保持輸出,而王藝迪總差臨門一腳
其實伊藤和孫穎莎的對決看點不少,一個是技術流+韌性派的代表,一個是全能型壓制怪,伊藤這次挺進四強,已經完成了“突破自我的KPI,但面對孫穎莎,能不能再創奇跡,很多懂球的球迷心里都有數,體力、技術、心理全面下風,伊藤能做的就是拼細節拼變化,放手一搏,運氣說不準,短局制里出冷門不是沒可能,但真要打到極限,孫穎莎的容錯率和調整能力就是天花板
再說回本屆世乒賽的懸念,國乒丟了一個四強席位,雖說不是世界末日,但給了外界不少討論空間,畢竟“包攬這詞太敏感,成也壓力,敗也壓力,伊藤美誠的突破其實挺提氣,給日本隊和世界乒壇都打了一針強心劑,但也別忘了,這種“突破誕生的大背景,是國乒自身短暫的波動,換句話說,只要主力正常發揮,外隊想撬動國乒的地基,還是難
但話說回來,球迷關注的其實不只是勝負,更在于場面和過程,這次無論是王藝迪的遺憾還是孫穎莎的逆轉,抑或伊藤的爆發,都證明了頂級大賽的偶然和必然,氣氛拉滿,情緒也在高壓下不斷發酵,這才是競技體育的魅力,誰能想到,伊藤能靠一場“把自己都打服了的勝利捅破獎牌的窗戶紙,誰又能想到,孫穎莎還能靠一記發球直接帶走懸念
最后一句,懸念還沒結束,半決賽孫穎莎VS伊藤美誠,誰能提前“封神,誰又會留下遺憾,懂球的人都知道,這場才是真正的巔峰對噴,氣氛組已經就位,剩下的交給球場和命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