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和東盟國家搞了件大事兒。商務部前腳剛宣布,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圓滿結束,這可是從2022年11月啟動,歷經近兩年磋商和9輪正式對話才拿下的成果。消息一出來,國際輿論都炸鍋了,尤其在特朗普政府揮舞關稅大棒、全球貿易陰云密布的節骨眼上,這個升級版自貿協定簡直像顆定心丸,給中國和東南亞國家都打了一針強心劑。
要說這事兒有多關鍵,得先看看當下的國際環境。特朗普這幾年到處搞貿易保護主義,對中國加征關稅就算了,連東南亞國家也跟著遭殃。像越南、泰國這些外貿出口大戶,以前可太依賴美國市場了,結果被美國關稅折騰得苦不堪言。現在好了,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一落地,這些國家腰桿子硬了——美國不給活路,咱還有中國這個14億人口的大市場接著呢!就拿柬埔寨來說,2023年對美出口下降18%,轉頭通過對華跨境電商就實現了23%的逆勢增長,這就是實實在在的甜頭。
不過最讓人意外的,還得是菲律賓這次的反常表現。要知道,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向來是個“刺頭”,前幾年又是非法“坐灘”仁愛礁,又是聯合美日澳搞軍演,隔三差五就出來挑事兒。可這次自貿區談判,菲律賓居然全程沒添亂,乖乖跟著其他9國簽了協議。這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首先是經濟賬算明白了。自貿區3.0版重點搞數字經濟、綠色經濟和供應鏈互聯互通,這正好戳中菲律賓的痛點。菲律賓現在正琢磨著經濟轉型呢,數字經濟能給他們的電商和相關產業插上翅膀,綠色經濟又能對接國際潮流,這么大的蛋糕誰舍得扔?再說了,菲律賓對中國的貿易依存度高得嚇人,要是因為政治斗氣把談判攪黃了,最后吃虧的還是自己的錢包。
其次是東盟內部的壓力。東盟有個“協商一致”的原則,大事兒都得成員國點頭才能辦。自貿區升級可是東盟一體化的核心議題,要是菲律賓這時候跳出來唱反調,輕則被其他國家孤立,重則影響自己在區域里的話語權。別忘了,2012年菲律賓強推“南海行為準則”沒成功,最后灰頭土臉的教訓還歷歷在目。這次要是再鬧脾氣,估計東盟其他國家得集體給它臉色看。
當然,中國的外交策略也起了大作用。中方在談判里既給甜頭又立規矩,一方面給東盟欠發達國家提供支持,推動新興領域規則制定;另一方面在2024年東盟外長會上提出“三不要”并簽署議定書,既展現合作誠意,又給菲律賓劃出紅線。這種軟硬兼施的打法,讓菲律賓不得不掂量掂量對抗的代價。
但咱得把話挑明了,菲律賓這次在經濟合作上消停了,不代表在南海問題上就能胡來。中方在南海的主權立場從來不含糊,必要時該加強海上執法就加強,該軍事威懾就威懾。東盟也不是吃素的,要是菲律賓繼續在南海搗亂,東盟肯定會通過外交途徑施壓,畢竟沒人愿意讓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這次自貿協議的意義可不止于經濟層面。對中國來說,這是在跟美國貿易爭端中多了一張王牌;對東盟而言,鞏固了其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中國和東盟互為最大貿易伙伴,2024年雙方貿易總額都快7萬億了,占中國外貿總額的15.9%。自貿區3.0版一旦正式簽署,不僅能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還能促進產業鏈深度融合,構建一個涵蓋20多億人口的超大市場。這就好比在東南亞這片土地上,中國和東盟綁在了同一輛戰車上,既能整合資源,又能共同應對未來的挑戰。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原本想拆散中國和東盟,沒想到反而加速了雙方的合作。自貿區3.0版的達成,既是地區經貿合作的里程碑,也是國際格局重新洗牌的關鍵轉折點。接下來就看年底前升級議定書能不能順利簽署,到時候咱們再瞧瞧,這個占全球近四分之一人口的自貿區,到底能爆發出多大的能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