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上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其中,廣東省廣州市蟬聯“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全市9個村鎮榮獲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廣州市花都區赤坭鎮竹洞村榜上有名。
竹洞村位于花都區赤坭鎮西北部,轄內面積約4.8平方公里,下轄9個自然村和10個經濟社,戶籍人口約2000人,建村于清康熙年間,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已先后榮獲“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防災減災示范村”2個國家級榮譽,“廣東十大美麗鄉村”等7個省級榮譽,“廣州市最美村莊”等3個市級榮譽,入選為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
一直以來,赤坭鎮深化思想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通過理論宣講、會議傳達、書籍閱讀等多種方式開展學習,推動全村廣大黨員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工作上的“老實人”。該村依托竹洞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洪熙官紀念館、新征程驛站等陣地積極開展民俗活動、節日活動、文藝演出、電影下鄉、志愿服務等精神文明活動,不斷豐富村民日常生活,持續在村內營造良好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氛圍。
竹洞村還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將歷史上采礦遺留的300畝礦坑改造成環境優美的竹洞湖,打造環湖綠道2.2公里,栽植黃花風鈴木數萬株,持續推進黑臭水體治理、污水處理、土壤污染保護和修復,全面打造環湖原生態核心區,礦坑水潭已化身為怡人湖景,成為村民及往來游客休閑娛樂、露營游玩的休閑場所。
如今的竹洞湖,建有竹洞村環湖景觀公園、騎行道、竹木蓋板、風雨連廊、廣場、環湖園林、陽光玻璃房等一批新增提升項目,引入和璞御院、麥客花客等一批精品民宿,建成一條圍繞著竹洞湖長達5.3公里的環湖碧道,種植數千棵樹的黃花風鈴“花?!眲撔麓蛟臁皾M城盡帶黃金甲”的黃花風鈴“花都十佳賞花地”,使竹洞湖成為美名遠播的“網紅”打卡點。
此外,竹洞村以山水稟賦為依托,深入挖掘自然生態資源和歷史人文資源。結合本土特色洪拳非遺,新建洪熙官紀念館、竹洞村村史館。壯大村內醒獅隊與洪拳培訓基地,舉辦洪熙官武術文化節、洪熙官武術舞獅培訓等活動,傳承和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古村落百年宗祠,弘揚祠堂文化,推動鄉風文明建設。
洪熙官紀念館主要陳列展示洪熙官習武自強、創立洪拳的生平事跡以及洪拳的傳承發展等資料。同時,竹洞村結合洪拳武術和舞獅文化,舉辦洪熙官武術文化節,創辦洪熙官武術培訓基地,吸引大批青少年前來習武強身,洪拳龍獅隊更是經常到各地參加比賽并收獲大小不同的獎項,進一步打響洪熙官出生地名聲。
值得一提的是,竹洞村以水為卷,以竹為韻,以拳為意,深入挖掘“竹韻”和“洪拳”兩大IP元素,推陳出新打造《水募光影演藝·竹映洪拳》《觀瀾·冥想臺》《竹洞游廊》及《明月竹風》竹林景觀帶等作品,構建出一條“文化+科技”美麗鄉村夜游動線。同時創新引入特色鮮明的文創攤位、車尾箱集市、露營帳篷等新興業態,積極構建“旅游大本營+區域會客廳+游憩驛站”的全域旅游“1+N”發展模式。2022年國慶節期間,接待游客量超10萬人次,在花都區內持續掀起“國慶假期花都最燃的打卡點”的輿論熱潮。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穗琦
復核:吳敏娜
校對:賈愚 彭天陽
審核:鄧必彥
內容推薦
“花都發布視頻號”內容推薦
“花都兩會”系列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