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網絡打假博主大斌公開舉報,石家莊普澤中醫院銷售的治療失眠用中藥飲劑,非法添加了安眠藥成分。
按照普澤中醫藥銷售人員的介紹,這種湯藥是純中藥熬制的。
然而經兩家檢測機構檢測,確認該中藥液確實含有西藥成分地西泮。
顯然,普澤中醫院不僅僅是無恥那么簡單,還違法了。截至目前,普澤中醫院已被立案調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條:“無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的,不得配制制劑。”
第九十八條則主要規定了藥品生產、經營、使用中的違法行為及其法律責任。對于違反該條款的行為,應受到的處罰具體依據行為的性質和嚴重程度而定,主要涉及到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兩方面。
那么,是什么原因,讓這家醫院不惜嚴重違規鋌而走險呢?
原因一、療效不夠,西藥來湊
由于中醫藥的無標準化,中藥的療效幾乎是沒有經過循證醫學檢驗的,對于這一點,很多中醫藥從業者本身也是心知肚明。既然中藥沒療效,添加西藥就成了某些無良醫藥企業的“法寶”。
就普澤中醫藥這款“純中藥安神飲”而言,相對于中藥方里五花八門的“草本精華”,被添加的地西泮藥理作用明顯:通過增強中樞神經抑制性遞質GABA活性,15分鐘內強行關閉大腦的“清醒開關”,顯然生產者更相信其立竿見影的療效。
原因二、西藥負責療效,中藥負責創收
這么一副“純中藥安神飲”的價格是多少呢?
455元。
被添加的地西泮的成本,則是每片不足0.2元。
價格暴漲2275倍。
不要以為這是個案,我在《》中做過盤點,往中藥里添加西藥在醫藥行業中非常常見,早已是我國中醫藥現代化進程中的行業潛規則。
造成這種行業潛規則的原因,我在前文中曾總結過:
這場持續數十年的醫藥魔術背后,顯示了監管標準的雙重性:化學藥必須通過隨機雙盲試驗,而中成藥只需提供古籍文獻記載;化學藥需標注所有不良反應,中成藥只需“尚不明確”;化學藥專利保護20年,中成藥卻能以“古方改良”無限續命。
只要中醫藥一直是被政策保護而非科學檢驗,這樣的鬧劇就會一直存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