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菲律賓中期選舉硝煙散去,馬科斯卻迎來政治生涯的至暗時刻,失去參議院控制權后,要求20多名部長集體辭職。
這場前所未有的大換血瞬間引爆馬尼拉政壇,與此同時,副總統莎拉對和解信號保持詭異沉默。
馬科斯為何突然開除這么多部長?莎拉為什么一言不發?
作者 輝
20多人大換血,馬科斯開始"清洗"
馬尼拉的政治圈子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瘋狂的一幕。
5月22日,當馬科斯總統府發出那道冰冷的指令時,整個菲律賓政壇都愣住了。20多名內閣部長,從外交部長到農業部長,從教育部長到衛生部長,統統被要求在24小時內提交辭呈。這可不是什么"禮節性辭職",這是一場真刀真槍的政治清洗。
說到底,馬科斯這次動手,實在是被逼到了墻角。中期選舉的慘敗讓他臉面掃地,失去參議院控制權就像被人扇了一記響亮的耳光。更讓他火大的是,這些平時唯唯諾諾的部長們,開始陽奉陰違起來。有的直接無視總統令,有的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甚至有人公開質疑政府政策。
馬科斯在總統府的聲明中,罕見地承認自己之前太過"仁慈"。這話聽著就有些咬牙切齒的意思了。他甚至直白地表示,既然獲得尊重這么難,那就讓大家"恐懼"好了。
這種想法說起來也不難理解。當一個領導者發現手下人不再聽話時,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殺雞儆猴。馬科斯這次大換血,表面上是要篩選忠誠的官員,實際上是在向整個政府系統發出警告:誰敢不聽話,下場就是卷鋪蓋走人。
不過,這種通過恐懼來維持權威的做法,往往是雙刃劍。短期內可能會讓下屬們老實一些,但長遠來看,卻會讓政府內部人心更加不穩。畢竟,基于恐懼的忠誠,總是比基于信任的忠誠更加脆弱。
而馬科斯接下來要面對的,可不僅僅是內閣的重組問題。更大的挑戰還在后頭——杜特爾特家族的反擊正在醞釀。
選票慘敗后的求生欲
中期選舉的結果,讓馬科斯徹底傻了眼。
原本以為能夠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結果卻被杜特爾特家族打了個措手不及。參議院的控制權易手,意味著馬科斯剩下的三年任期,很可能都要在步履維艱中度過。任何重大政策,都需要經過參議院這道關卡,而現在這道關卡,已經不再對他友好。
更要命的是,馬科斯之前一直想要彈劾副總統莎拉的如意算盤,現在徹底泡湯了。
按照菲律賓的法律規定,彈劾副總統需要參議院至少16名議員的同意。現在杜特爾特家族在參議院的影響力大增,馬科斯想要湊夠這個票數,簡直是癡人說夢。
面對這種困境,馬科斯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外的決定:主動向杜特爾特家族示好。
這個轉變來得實在太突然了。要知道,就在幾個月前,馬科斯還在想方設法地打壓杜特爾特家族,甚至不惜違背承諾,將老杜送到了海牙國際刑事法院。現在卻突然要握手言和,這種180度大轉彎,看得外界一頭霧水。
說白了,馬科斯這是在求生。當前的民調數據顯示,副總統莎拉的支持率遠超馬科斯,杜特爾特家族在民眾中的威望依然很高。如果馬科斯繼續硬扛下去,等待他的很可能是更加慘烈的政治失敗。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示好,看看能不能化干戈為玉帛。
但是,政治這個游戲,從來不是單方面的一廂情愿就能成功的。馬科斯能不能真的獲得杜特爾特家族的諒解,關鍵還要看對方的態度。而莎拉到目前為止的反應,顯然讓馬科斯的如意算盤又打錯了。
莎拉的沉默與中國的"特殊信函"
莎拉·杜特爾特的沉默,比任何激烈的回應都更加意味深長。
面對馬科斯拋出的橄欖枝,這位副總統選擇了最具殺傷力的應對方式:視而不見。她的辦公室只是簡單地表示,已經將馬科斯的表態傳達給了莎拉,然后就沒有下文了。這種冷處理,讓馬科斯的示好變得格外尷尬。
杜特爾特家族的政治盟友們,倒是很直白地表達了態度。
參議員羅薩公開表示,如果馬科斯真想和解,就必須拿出"極大的誠意"。而杜特爾特家族的"大管家"蒙·吳,更是把話說得毫不含糊:想要和解,先把老杜帶回來再說。
這個要求聽起來簡單,做起來卻難如登天。
馬科斯當初能夠在14小時內把杜特爾特送到海牙,現在要把他接回來,卻面臨著重重阻礙。國際刑事法院的調查程序一旦啟動,就不是馬科斯一句話能夠停止的。更何況,美國方面對這個調查也很上心,不會輕易讓馬科斯改變主意。
就在菲律賓內政陷入僵局的時候,中菲關系也出現了新的波瀾。
中方最近收到了一份來自菲律賓的特殊信函,內容讓人大跌眼鏡。信函中詳細列舉了馬科斯當局對中國公民采取的各種"非法手段",包括故意拖延簽證審批、無理由扣留中國商人,甚至以"間諜"罪名誣陷普通的中國游客。
這份信函的出現,暴露了馬科斯政府的雙面性。
一邊向杜特爾特家族示好,聲稱要緩和關系,一邊卻在南海問題上繼續挑釁中國,甚至拉攏蒙古這樣的內陸國家來為自己的南海政策站臺。這種做法,不僅讓中方感到不滿,也讓杜特爾特家族看清了馬科斯的真實面目。
莎拉的沉默,也許正是對馬科斯這種表里不一行為的最好回應。而馬科斯接下來要面對的,恐怕是更加復雜的政治局面。
2028年的權力游戲已經開始
雖然距離2028年大選還有三年多時間,但菲律賓的政治家族們,已經開始為這場終極對決做準備了。
最明顯的信號,來自馬尼拉市長莫雷諾的表態。這位51歲的政治家,剛剛在中期選舉中成功連任馬尼拉市長,本來有著不錯的政治前景。但他卻出人意料地宣布,不會參加2028年的副總統或參議員競選。這個決定看似不合常理,實際上卻透露出了深層的政治考量。
莫雷諾的退出,為莎拉競選總統掃清了障礙。
在上一屆總統選舉中,莫雷諾曾經自立門戶,最終只獲得第三名的成績。這次他選擇站在杜特爾特家族一邊,顯然是為了避免重蹈覆轍。與其分散選票,不如集中力量支持莎拉,這樣既能保證杜特爾特家族的勝利,也能為自己贏得政治資本。這種政治聯盟的重新洗牌,讓馬科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從目前的情況看,杜特爾特家族不僅在參議院占據了優勢,在地方政治層面也得到了更多支持。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2028年的大選結果幾乎可以提前預判。
面對這種不利局面,馬科斯能夠選擇的應對策略越來越少。
內政方面,他需要通過內閣重組來穩定政府運轉,但這種做法能否真正挽回民心,還是個未知數。外交方面,他繼續在南海問題上強硬表態,試圖通過對華強硬來贏得民族主義者的支持,但這種做法也帶來了中菲關系惡化的風險。
更讓馬科斯頭疼的是,杜特爾特家族顯然已經開始為莎拉的總統競選做長遠布局。從莫雷諾的表態,到各地方政治家族的站隊,再到參議院選舉的結果,所有的跡象都表明,2028年的政治格局正在朝著有利于杜特爾特家族的方向發展。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馬科斯已經處于明顯的劣勢。他接下來的每一步棋,都可能決定自己政治生涯的最終走向。
結語
馬科斯的這場政治豪賭,表面上是為了挽救頹勢,實際上卻加速了自己的衰落。在家族政治盛行的菲律賓,背叛比失敗更致命。
當一個政治家連基本的政治信譽都失去時,再多的權術也只是飲鴆止渴。馬科斯的困境,也許正是許多政客的宿命。
不過話說回來,馬科斯會不會在最后關頭來個驚天逆轉?你覺得他還有翻盤機會嗎?菲律賓政壇地震,馬科斯一夜撤換20名部長,杜特爾特家族異常沉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