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界的華人傳奇
貝聿銘大展“人生如建筑”
近日來口碑發酵
引爆全國觀眾熱情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
從早到晚大排長隊
創下了該館單日參觀人數新紀錄
有觀眾甚至打飛的到訪
刷新博物館參觀人數紀錄!
網友:沒想到下午3點來還要排長隊
上個周末恰逢5·18國際博物館日,當代館PSA迎來歷史性一幕——雙日觀眾量突破1.2萬人次,5月18日當天進館總人數為7126人,刷新開館以來當日參觀人數的最高紀錄。
網友:“沒想到下午3點來還要排長隊”
還有人點贊:“內容豐富,仔細看得3小時”
這場展覽是美籍華裔建筑師貝聿銘(I.M.Pei,1917–2019)在中國內地的首個全面回顧展,展期由2025年4月26日至7月27日。
館方介紹,每天從上午開館至傍晚閉展,展廳內外排起長隊,老中青三代觀眾與建筑愛好者們共同見證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建筑盛宴”,據統計,非上海本地觀眾占據4成,坐高鐵、打飛的……外埠觀眾為一個設計展覽奔赴上海,讓貝聿銘先生成為了上海展覽的“新頂流”。
《貝聿銘:人生如建筑》四成觀眾來自外地
為何一個建筑展能“破圈”成為爆款,并引發觀展熱潮?傳奇建筑師貝聿銘在中國家喻戶曉,也是上世紀至今最具國際影響力的美籍華裔建筑師,其作品如巴黎盧浮宮“金字塔”、蘇州博物館、北京香山飯店、日本美秀博物館、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等,早已成為全球文化地標。
貝聿銘與盧浮宮金字塔
蘇州博物館(2000–2006)大廳框起了花園中的石景等主要景觀,蘇州,2021年(攝影:田方方)
展覽以“人生如建筑”為主題,不僅呈現逾400件珍貴展品(包括首次公開的手稿、模型與影像),更通過六大主題單元串聯起貝聿銘的成長軌跡、設計哲學與時代印記。
貝聿銘和上海關聯甚密
他家人最看重上海和紐約站
其次,貝聿銘先生和上海的關聯度甚密,他曾在這方土地上學習與成長。
“貝先生家人最看重兩站,一站在上海,一站是紐約。”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行政總裁(CEO)馮程淑儀說,上海是貝聿銘建筑生涯的起點,1927年隨家人從香港來到上海,他往返于蘇州上海間,穿梭于江南庭院與都市景觀間,“貝先生與滬港都有很深淵源,相信這個展能引發兩地共鳴,拉近與上海觀眾距離”。按計劃,貝聿銘展在內地只有上海一站,會吸引全國貝聿銘擁躉來滬參訪。
貝氏家族于上海福開森路(現武康路)貝祖詒住宅(屬中國銀行所有)的花園中合照,貝聿銘位于后排左三
貝聿銘走上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的樓梯
此次《貝聿銘:人生如建筑》上海展覽,回顧了貝聿銘建筑生涯的起點,1927年,10歲的貝聿銘隨家人從香港來到上海,先后就讀于上海青年會中學和圣約翰大學附屬中學,這段經歷成為年輕的貝聿銘接觸現代建筑的契機,鄔達克設計的國際飯店在貝聿銘心里播種下成為偉大建筑師的理想。
彼時,少年貝聿銘時常往返蘇州上海,這些早年的多元文化空間體驗為他帶來啟發,令他今后游走在跨文化和現代環境中游刃有余,可以適應多變的環境,設計出改變全球諸多城市風貌的作品。
貝聿銘,《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建筑碩士論文中“上海中華藝術博物館”設計的剖面繪圖》,1946年。由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弗朗西斯·洛布圖書館提供。
并非是專業的設計探討
還有貝聿銘在人生哲學上的折射
這個備受贊譽的展覽,由M+設計及建筑策展人王蕾和鹿特丹New Institute館長兼藝術總監及候任倫敦Zaha Hadid Foundation總監陳伯康共同策展,獲得貝聿銘遺產管理委員會和貝考弗及合伙人事務所(該公司由貝聿銘共同創立)的支持,讓展覽展陳富有沉浸式體驗,動線設計非常專業,貝聿銘本人形象的諸多影像打破“專業壁壘”,讓一部分讀不懂建筑圖紙的觀眾也可以接觸到建筑美學。
有觀眾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這場展覽并非是專業的設計探討,還有貝聿銘在人生哲學上的折射,這些人生哲學貫穿于貝聿銘獨特的建筑手法,更將其作品與社會、文化及其人生軌跡交相對照,讓他的作品和生活密不可分,所以標題“人生如建筑”恰如其分。
貝聿銘肖像,攝于剛獲選設計馬薩諸塞州多切斯特的肯尼迪總統圖書館暨博物館之時,1965年。? John LoengardThe LIFE Picture CollectionShutterstock
此外,6月19日,香港M+博物館與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將共同主辦一場公共講座,邀請貝聿銘先生之子貝禮中和藝術家徐冰展開對話,揭秘藝術對貝聿銘的啟發與影響,以及他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與藝術家展開的合作。徐冰是貝聿銘先生的好友,在蘇州博物館開館之際,他曾和趙無極、蔡國強一同受邀,在蘇博舉辦了開館展覽。此次大展中,徐冰的長卷作品也位于展廳中間。
本文來源:新民晚報、上觀新聞
相關作者:樂夢融、洪俊杰
微信編輯:Rong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下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