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蘇州博物館舉辦媒體見面會,發布了蘇州民俗博物館提升改造、“從拙政園到莫奈花園”特展、手語導覽視頻上新等一批重點項目進展。其中,改陳升級后的蘇州民俗博物館將于6月28日開放,蘇州最大規模園林主題特展“從拙政園到莫奈花園”將于7月15日開幕。
蘇州民俗博物館升級回歸,打造新消費場景
蘇州民俗博物館位于潘儒巷32號,館舍坐落于世界文化遺產獅子林的后四進(原為貝氏宗祠)。蘇州民俗博物館是我國首家以展示都市民俗為主要內容的專題博物館,于1986年11月正式對外開放。2024年7月,蘇州博物館啟動了蘇州民俗博物館建筑修繕及展陳改造工程。
改造后的常設展覽以“賞四季”“饗三餐”“禮一生”三大主題為軸線,重點呈現“龍舟燈彩”“鳳舟燈彩”“五路財神出巡儀仗”小擺設、喬麥《姑蘇24食景圖》等館藏明星展品。展陳設計方面也延續蘇博美學,設計《蘇州民俗日歷》等主題展陳裝置,打造沉浸式觀展場景,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文化體驗。同時,也最大程度地保留并突出了原“貝氏宗祠”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壁爐、馬賽克地磚等標志性建筑元素彰顯獨特的審美格調。
在一層展廳展示的基礎上,升級后的民俗博物館將開放二樓區域,打造為咖啡和茶飲空間,也將開辟民俗主題文創空間。推出壁爐發光冰箱貼、“水八仙毛絨掛件”等涵蓋建筑、展品、吳地傳統飲食習俗三個大類近二十款文創產品。
因毗鄰蘇州博物館本館、拙政園、獅子林、平江路等文博單位與文化遺產,恢復開放后還將一定程度疏解周邊客流壓力,形成集聚效應、實現協同發展,打造古城文化體驗新地標與新消費場景。
“從拙政園到莫奈花園”特展預售啟動
蘇州是著名的“百園之城”,以拙政園為代表的9處蘇州園林收錄于世界文化遺產名錄。7月,蘇州博物館本館和西館將聯動推出兩大園林主題特展——“從拙政園到莫奈花園”“從拙政園到長物志”,東西方文化聯動、雙館聯動、文物展與教育展聯動,共同呈現蘇州最大規模的園林主題特展。
展覽分為五個部分,分別聚焦園林與歷代文人隱逸理想、明代蘇州園林實踐、江南園林造景技藝、園林生活的極致風雅以及互為關照的世界園林。匯集國內外13家公立機構、160余件珍品,其中國家一級文物共有36件/套,囊括詩文書畫、古器文玩、西洋藝術等門類,著力呈現園林作為人類精神歸屬地的多樣表達。
針對此次展覽,蘇州博物館將推出文徵明和唐寅毛絨掛件、“莫奈系列”等十余款周邊文創新品,涵蓋包袋、玩具、文具、家居、飾品等品類。此外,蘇州博物館西館1樓同主題的快閃店也會與特展同步開幕,新品屆時也會在此陳列售賣。展覽還將與“奇跡暖暖”啟動聯名合作,向年輕人發出踏破次元的邀約,線上線下聯動呈現東西方花園的別樣魅力。
手語導覽視頻上新,“博物館+”朋友圈再擴容
“博物館+”是近年來文博領域的重要創新模式。2021年,蘇州博物館推出“融”計劃,廣泛吸納社會創新活力,與商業、科技、傳媒、旅游、教育、金融、藝術等領域的社會機構開展深度合作。活動現場,蘇州博物館與蘇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京東方藝云科技有限公司、嘉德藝術中心達成共建合作,未來將圍繞“博物館+教育”“博物館+科技”“博物館+藝術”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近期,蘇州博物館還聯合河海大學推出了仿生機械錦鯉“蘇小錦”,聯動蘇州智聚芯聯微電子有限公司推出莫奈花園主題裸眼3D展項等“博物館+科技”項目,與高校及科研單位、科技企業共同探索技術賦能博物館創新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即日開始,聽障人群在館內可以通過使用AR導覽眼鏡,觀看對應文物的手語導覽視頻,也可以在家登錄蘇州博物館“再造?云課堂”版塊,進入“關愛?幸會蘇博”專區收看手語導覽視頻。
蘇州博物館手語導覽項目由蘇州博物館與蘇州市盲聾學校聯合發起,得到了汪涵先生和張雪峰先生的大力支持,由博物館教育員和學校手語教師共同打磨導覽內容,融合手語翻譯、同步字幕、語音解說、高清圖片等多種元素,共制作完成87個手語導覽視頻,涵蓋56件/套珍貴館藏文物和諸多建筑特色。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徐曉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