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瑪曲縣是黃河流經甘肅的第一站。眼下,那里正在進行退化草原治理和修復工作。
在這群種草人當中,有一個叫交巴東知的年輕人,他帶領牧民和志愿者,從垃圾分類起步,逐漸投身黑土灘修復、濕地監測等生態保護工作。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和他一起,共同守護黃河沿線的青青草原。
在甘南州瑪曲縣的草場上,交巴東知正和大家一起忙著播撒草籽,這位被大家稱為草原“綠色魔法師”的年輕人,帶著牧民、志愿者組成“種草天團”,在草場上進行著一場“綠色保衛戰”。
2013年,交巴東知在大學擔任志愿者為科研團隊做翻譯時,接觸到黑土灘、水源地保護等生態課題,修復黑土灘的種子就此埋下。研究生畢業后,2019年他回到家鄉,成立了瑪曲縣生態環境保護協會,開啟守護草原之旅。
半個月前播下的草籽,如今到了“驗收”時刻。因為沒有雨,再加上鼠類啃食,本該綠意盎然的土地,只有零星小草冒出。
黑土灘修復并不復雜,但需要細致和耐心。6年來,交巴東知和志愿者們奔走在一片片草場間。草籽播下前,他們會先和牧民們溝通,扎好柵欄,保護剛長出的鮮草;草籽播下后,每個月也要返回點位,監測草地生物量等指標。
甘南州瑪曲縣生態環境保護協會會長 三木知:牧民的環保意識也提高了,我們團隊中的很多牧民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在自己那片草地上做一些環境保護相關的工作。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有一種欣慰感。
這幾年,交巴東知和團隊志愿者們也一直在堅持種樹。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他們在黃河岸邊已經種下了100多棵柳樹,有些小樹還擁有了自己的名字。
瑪曲縣生態環境保護協會秘書長 交巴東知:給它起了個名字叫才讓,才讓在藏語里就是長壽的意思。我希望它在黃河邊上一直能長壽下去,一直保護黃河。
(總臺記者 趙旭 劉湛 莫雅瑄 盧山 鄭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