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一周校園新鮮事來啦!
這一周的京城校園里又有哪些精彩瞬間值得關注?快來一起看看吧!
學生變身“發報員”
延續“永不消逝的電波”
近日,北京市門頭溝區教育系統舉辦“青春向黨——爭當時代新人”主題團日活動。門頭溝區新入團團員代表、黨員教師代表不僅沉浸式體驗了百年前聯絡站發報員的工作,還通過參觀平西情報聯絡站紀念館歷史文物,了解京西隱秘戰線的紅色歷史,同上一堂紅色“大思政課”。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在北京妙峰山平西情報聯絡站紀念館,當三家店鐵路中學學生宋天亮坐上一把泛黃的椅子,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打開發報機,通過密碼發送出這兩句話時,現場師生仿佛重啟了《永不消逝的電波》,穿越到了百年前的那段崢嶸歲月。
參加活動的黨員教師還與新入團的團員一起分享參觀感受和個人成長故事。教師黨員代表、原妙峰山民族學校校長馬煥表示,廣大青少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勇于擔當責任,努力奮斗,展現青年風采,將個人成長融入祖國發展建設中,用青春和汗水書寫精彩人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學生和機器人下棋踢球
近日,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舉辦第二屆科學素質大會,通過AI創想作文、AI科幻畫、人工智能編程比賽、人工智能嘉年華等形式,進一步營造校園科學氛圍,提升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
在主題為“探索AI奇境,暢享智慧未來”科技嘉年華活動中,學生們親手操作VR地震模擬器、宇樹機器人和靈動機甲犬,還能和人工智能下圍棋、操控機器人踢足球,沉浸式感受科技的魅力。大會還以“智啟新程,慧聚巔峰”為主題,面向集團內的中學生開展科學知識競賽活動。賽事橫跨數學、物理、化學、地理、生物、天文、計算機、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
本屆科學素質大會還舉辦了科幻繪畫和科幻征文評比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與想象力。該項賽事共評選出50位“小小科幻家”和20篇優秀征文作品。
“食育游園會”讓學生
“科學吃、快樂動”
“沒想到這種飲料里有這么多糖!”“挺有意思,長知識了!”一場“食育游園會”吸引了一六六中學子們的目光。為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生活習慣,持續提升健康素養,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學精心策劃,組織開展中國學生營養日系列活動。
學校攜手東城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品營養科,以“科學吃、快樂動”為主題,舉辦中國學生營養日“食育游園會”。游園會設置四大互動體驗區域。在“方糖小神探”區域,學子們深入了解各類常見飲品的糖分奧秘;“糖分捉迷藏”體驗區,帶領參與者通過了解糖分的別名,識破飲料中隱藏的高熱量;“蔬果疊疊樂”區域,會用各類“新鮮食材”向學生們普及“膳食寶塔”相關知識;“BMI大轉盤”體驗區,則幫助參與學生根據自己的身高體重數據,快速掌握科學體重管理知識。
同時,學校還以開展主題宣講、展出專題海報等形式,面向學生普及健康知識。在主題講話中,醫務室老師介紹了“吃動平衡、健康體重”的重要性。
京冀七校小學生挑戰
“一元錢城市生存”
日前,北京市海淀區紅英小學發起的“京冀同心·智勇同行”城市生存挑戰活動,來自北京市和河北省7所小學的154名少先隊員組成33支混編小隊,共同完成挑戰任務。
這些學生分別來自北京市海淀區紅英小學、北京市海淀區翠湖小學、北京市平谷區第七小學、北京市昌平區崔村中心小學、河北省滄州市重慶路小學、河北省滄州市解放路小學和河北省滄州市迎賓路小學。孩子們每人僅攜帶1元啟動資金,從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出發,穿越二十多公里抵達北京陶然亭公園。在完成任務與公益實踐的同時,他們還要通過售賣手工藝品、向路人表演等形式,賺取當天的餐飲、交通等全部開支。
為了讓活動更具教育價值,紅英小學還聯合京冀多校開發了“城市生存”校本課程資源庫,將孩子們在社會生存、社區服務等真實生活場景中可能面臨的實際問題納入教學。“截至目前,我們共收錄了百余個成長案例。”北京市紅英教育集團黨委書記卜國超介紹,“學校將開發更多實踐課程、建立挫折教育案例庫、擴大京冀校際合作,讓孩子們帶著任務走進社會、體驗生活。”
“美育芳草”青少年藝術節火熱來襲
昌平區少年宮學生們帶來舞蹈《手偶戲》
近日,由國家大劇院與北京市教委聯合主辦的“美育芳草”國家大劇院青少年藝術節舞蹈專場在國家大劇院舉行。來自北京市昌平區8所學校的近300名學子,以“擁抱幸福”為主題,通過三幕舞蹈篇章,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跨越時空的藝術盛宴,展現了新時代青少年的藝術風采與青春力量。
東城區聘任“雙顧問”
護航學生身心健康
5月20日,北京市東城區舉辦第四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主題論壇。會上,東城區聘請10位心理顧問、23位醫療顧問,心理和醫療顧問 “雙顧問”為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護航。
10位心理顧問來自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咨詢服務中心,23位醫療顧問來自東城區精神衛生保健院、北京市普仁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等單位。
當天,東城區發布了中小學AI心理伙伴形象“福團兒”,與會人員在廣渠門中學參觀了智能心理測評設備、情緒調節訓練設備、虛擬現實心理干預設備,觀摩了AI與學生進行聊天陪伴,體驗了面部情緒的識別與積極心理訓練相結合、各種沉浸式的VR放松場景等多類型互動項目。
成立“AI+跨學科”工作坊
探索創新應用
近日,“悅智?悅創?悅享——人工智能賦能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研討會在清華附中昌平悅府小學舉行。會上,北京市教育學會學校發展與學生學業評價專委會理事長王迎為清華附中昌平悅府小學頒發“AI悅創·跨學科”工作坊證書。后續,學校將依托工作坊,開發“AI悅創+跨學科”課程,融入傳統文化、勞動教育等場景,實現個性化學習與跨學科實踐有機融合。
現場,清華附中教育集團校、清悅小學、清悅幼兒園共呈現37節AI融合課例,覆蓋語文、數學、英語、科學、藝術、體育與健康等多學科,展現了AI技術在情境創設、互動教學、數據驅動等方面的創新應用。
小學生原創校園劇《逐光》首演
5月23日,北京市東城區燈市口小學金帆話劇團與金帆合唱團聯袂呈現的原創校園劇《逐光》正式上演,連演兩場,110名小演員參與其中。
原創劇《逐光》圍繞燈市口小學合唱團展開,講述了一段跨越時空、師生一起“逐光”成長的故事。20世紀30年代,學校音樂系主任、中國合唱教學先驅李抱忱先生在國家危難時刻帶領學生南下巡演、在太和殿前組織百人合唱,如今,燈市口小學金帆合唱團遠赴維也納金色大廳,為中奧建交四十周年獻唱……劇目不僅展現了音樂在傳承中的力量,更彰顯了愛國主義情懷與文化傳承精神的延續。
據悉,這部劇的創作靈感源自真實校史故事,劇中各時代的主人公均以燈市口小學金帆合唱團成員為原型。學校教師團隊系統梳理海量校史檔案,為劇本創作提供了珍貴的歷史素材與鮮活的人物原型。由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專業藝術家與燈市口小學師生共同組建的主創團隊,歷時三個月精雕細琢而成。
學校給教師辦起體育文化節
日前,北京市陳經綸中學教育集團全體教師齊聚本部高中校區操場,共同舉行陳經綸中學教育集團第二屆教職工體育文化節活動。
據悉,陳經綸中學集團(聯盟)現包括16個獨立法人單位、20個分校、46個校址,集團堅持“一個學校、一個標準,一體管理、一體打造”原則,實施“一核兩集三橫四縱”整分矩陣管理模式,并分成東部、南部、北部和中部四個子集團。此次教職工體育文化節也是集團各分校的體育項目和教師風采展示。
當天,四大子集團以體育為媒,曬出特色 “成績單”。此次賽事還特別設置“師生同賽”環節,3 名學生裁判、5 名學生教練的參與,進一步體現“全員育人”理念。
幼兒跨越四季建“長城”
“我們的長城建好啦!”近日,延慶區永寧幼兒園的孩子們完成了一場跨越四季的“童心筑長城”主題實踐活動。在教師的支持和指導下,從篩土和泥制作土坯、用天平稱重尋找最佳配比,到搭建城墻、設計防御系統,在冬天還自己凍冰塊壘起晶瑩剔透的“冰長城”,每個環節都凝聚著孩子們的智慧與汗水。
延慶區永寧幼兒園利用區域資源設計幼兒成長課程,通過將長城轉化為可觸摸、可操作的學習載體,不僅讓孩子們理解了長城的偉大,在心里種下文化自信的種子,還培養了他們的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為終身學習奠基。
轉載請注明來源“現代教育報(ID: modedunews)”
如您對本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發郵件至xdjyb18@126.com,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溝通。
策劃:趙翩翩 張廣林 姜思瑤
蘇珊 趙艷國 楊旭
通訊員:唐晨 焦軒 谷彩梅 朱博
編輯:蘇珊
校對:楊旭
審核:張秋穎
終審:冉陽 郝彬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