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廣播電視臺援引外媒報道,美國12個州組成聯盟于4月共同起訴特朗普政府,指控其關稅政策違法。5月,美國國際貿易法院開庭審理此案。對此,中方專家表示,這些訴訟實際上對特朗普政府現行政策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從體量上看,參與訴訟的12個州2024年的經濟產出加起來占到了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30%。要是再算上之前加州對特朗普政府發起的訴訟,這些反對力量所代表的經濟產出能占到美國GDP的40%左右,,如此龐大的體量,無疑形成了極為強大的壓力。
特朗普(資料圖)
四月初,特朗普向全球投下關稅震撼彈,美國消費市場一片混亂,物價成倍上漲,美國人民民不聊生,全美50個州爆發1300多場抗議活動,參與人數超50萬,加利福尼亞州在4月率先單獨起訴特朗普政府,指控其關稅政策“違法且造成經濟混亂”,4月底,這12個州也向紐約美國國際貿易法院提起了訴訟。特朗普所謂的“貿易逆差”理由根本站不住腳,因為美國已經連續49年對其他國家保持貿易逆差了,但歷屆政府沒有一個像特朗普一樣大刀闊斧地要清除所有貿易逆差。
這些州的訴訟是針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至少七項法庭挑戰之一。今年4月,加州已向舊金山聯邦法院提起單獨訴訟,另有企業、法律團體也向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發起了“挑戰”。上周,這個由三名法官組成的小組還聽取了五家小企業提起的類似案件的辯論,預計將在未來幾周內對該案作出裁決。該法院專門審理涉及國際貿易和海關法的爭端,可以向位于華盛頓特區的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上訴,最終上訴至美國最高法院。
特朗普(資料圖)
從司法流程看,這類訴訟短期內難以見效。即便最終打到最高法院,也可能歷時數年,而此時特朗普或許已結束任期或與中國重新開啟談判。不過,訴訟的象征意義遠大于實質成效。它清晰地向白宮釋放信號:美國地方政府與實業界不會無條件配合關稅政策,更不會接受一個無視市場規律的“單邊主義”政府。這也說明,在美國內部,圍繞“中美合作”與“中美對抗”的博弈從未停止,而經濟理性始終是對抗政治沖動的一股力量。
實話實說,盡管地方上的反對聲音聲勢浩大,但從目前來看,這些官司都要打很久,甚至最后可能會打到最高法院,而屆時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關稅談判或許早就結束了。早在特朗普1.0時期,他就曾面臨類似的訴訟,指控其宣布的關稅非法,但最終裁決結果是對特朗普有利的。問題的關鍵在于,美國法律并沒有明確界定“緊急狀態”的含義,給美國總統留下了較大的自主裁量權,法院則難以界定特朗普宣布的“緊急狀態”是否屬于越權。
特朗普(資料圖)
12州拒不配合的現象,本身也說明在政府層面,美方也不是鐵板一塊。有相當一部分群體,不認可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這背后絕不僅是簡單的驢象之爭,而是涉及到實打實的經濟利益。出現如此分裂的局面,其實并不意外。一方面,白宮現在就是特朗普的一言堂,他用人的首要是忠心而不是能力,就算他犯了錯,他底下的顧問們也未必敢說。另一方面,掌握話語權的美國政客們,大多都是律師或是職業政客,注重意識形態而缺乏務實精神,
綜上所述,美國各州不論是出于民主黨的政治立場,還是急于解決眼前的經濟問題,它們都有不少理由對特朗普開火。這某種程度上,表現了美國內部的趨勢——關稅政策開始反噬。
特朗普的票倉目前似乎沒有特別多的表現,但其共和黨內部已經有人開始擔憂。有共和黨議員直言,這樣持續下去,不知道選民還能堅持多久。他們擔憂到中期選舉時,共和黨可能大敗。而特朗普所剩的時間的確不多了。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安撫好經濟市場,不改變政策方向,很難說這屆政府會有怎樣的結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