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很長時間,“海歸”一度自帶光環,
一紙留學文憑足以換來職場上的起點優勢,
成為婚戀市場的加分項,
但是近兩年,海歸學歷開始貶值,
職場開始審視海歸的真實能力和價值,
相親市場上,大家也開始對留學背景祛魅。
但與此同時,
依然有很多大齡單身的女性,選擇逆勢而上,
放棄傳統的的求職和婚戀路徑,
出國留學,尋找新的出路。
我們采訪了3位未婚育的30+女性,
不想卷的Carrie賣掉上海的房子出國讀書,
35歲重新適應“窮生活”,
畢業后降職降薪,從最底層工作做起;
湖北女生工作7年后裸辭,
拿出全部身家去留學,
一年花費30萬,她覺得很值;
33歲去留學的lu,
無法適應全新的語言環境,
幾乎每天都被英語“虐”哭。
雖然面對新挑戰,
但她們更看重經歷帶來的自信和勇氣,
“我不再為他人的眼光而活,
人就要大大方方的,現在很快樂。”
喵喵 32歲 新加坡留學
去年,我選擇從一家互聯網公司裸辭,然后拿出幾乎全部的積蓄去新加坡留學。此前,我已經北漂7年了,一直租房住,沒有結婚。
我是湖北人,從上學到工作,我一直比較求穩,一步步走過來,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
隨著年齡漸長,我對很多事有了新的思考。因為我所在的公司還不錯,每次出去工作,大家介紹我的時候,都是“某某公司的員工”, 加上那些頭銜以后,別人就覺得你很厲害。但是我自己會想,假如有一天我離開這家公司了,那我到底是怎樣的人,我有什么能力,要如何介紹自己呢?
離職后,同事給喵喵辦了歡送會
所以在臨近35歲的時候,我想停下來,再提升一下自己,于是就想到了去留學。
因為我當時還要上班,沒有太多的精力去學英語。另外考慮到安全因素,我早早排除了歐美國家。比較下來,新加坡就是最合適的。
而且我偶然發現,新加坡有一些大學,有用中文教學的專業,其中還有專門講創業方向的。我之前所在的公司就是做創投的,非常對口,我當時也非常好奇,為什么會專門把創業拿出來教學。
有了方向,我也計算了學費,一年30多萬,宿舍住宿費一個月3000元左右,我的積蓄是夠了。當然,拿出所有身家去留學,一開始也有點慌,但我覺得這錢花得值得。我的股票不打算去動,算是留給我回國用的。
備考不是那么困難。這個專業只看本科成績、個人陳述,還有創業的想法。我在工作的時候,因為工作需要,就已經看過上百個創業項目書了。其實當時我的本科成績不是特別優秀,之所以成功拿到offer,是因為我已經工作很多年,那些經驗成了加分項。
喵喵在新加坡校園
我覺得做出,中年出國留學的決定,最難的那一步,是學會放下。
辭職前我的工作不算很忙,領導很信任我,有什么好的項目都會交給我做。我基本上每天都能按時下班,然后去聚餐,健身,但就是一切都太過穩定了,覺得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
因為工作還不錯,以至于我當時提出要去留學的時候,有些同事都不是很理解。因為我選擇的專業是“創業與創新”,有一個同事還開玩笑說,我現在出去,到底是去當老師還是去當學生啊。
而且幾年前我考上公務員最后沒有去,也成了我媽媽的心結。她經常向我灌輸:等35歲之后,還在公司打工,萬一有什么變動,怎么辦?慢慢地,我也會慌張。
但是我在想,我已經工作7年,就算再多1年,能有多大的變化呢?這1年用來出國,或許就有很多可能性。
下課后喵喵會去騎車
之前,我父母也一直會催婚。但是自從我告訴他們我要去讀書,他們就不催了,因為在他們看來,讀書還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情。
我30歲之前也偶爾會想,要不趕緊結婚算了,但是后來在感情上遇到一些事,我好像突然看明白了婚戀這個問題,無論何時,女生千萬不能有“托付心態”,真正能讓你安心的,永遠只有你自己。
真的走出來了就發現,不用顧慮年紀,未來規劃那么多問題,比如現在我們班上除了應屆生,還有很多工作多年的人來讀書。我還認識了一個來讀書的單親媽媽,她的孩子在國內,我們一直很聊得來。
在課堂上做匯報
而且現在再去讀書,我會非常珍惜這個機會,因為有了工作經驗,很多老師講的內容我會更熟悉,這些都是優勢。
來留學之后,我整個人都變得更開朗了。以前上班可能洗個臉就去了,現在我每天都會好好化個妝,挑件好看的衣服。下課之后我可能會去健身,沿著海岸騎車,去一個小公園看日落,去森林里徒步,感覺時間都屬于我自己了,特別自由。
來這里后,我認識了很多人,慢慢覺得自己也更自信了。比如認識一些很厲害的人,我會覺得,反正對方也不是我的客戶,大大方方正常交流就好。
有一次我們跟著投資實務這門課的老師去越南學習考察了幾天,老師是新加坡一個vc基金的管理合伙人,有次一起吃飯時他問大家的mbti,我說我是i人,大家完全不信。我很驚訝,那時候我才意識到自己性格上的變化。因為我以前的領導也常跟我說,他覺得我辦事沒問題,就是太內斂,太不會表達自己了。
之后整個活動團一起聚餐,我和同學們一起端著杯子去敬酒,和不同的人交談,哪怕大家根本不熟悉或者語言不太通,我也不覺得社恐或者尷尬害怕,氣氛很愉快。輪番敬酒這種事,是我以前完全不會做,甚至拒絕做的事情,我現在居然可以非常自然主動的去做。
如果說我有什么成長,就是我更加明確,人就應該活得大大方方的,不要畏首畏尾,讓自己開心最重要。
@Carrie雨千 35歲 荷蘭留學
我是2021年去荷蘭留學的,當時我33歲。選擇留學,主要因為婚戀壓力,職場焦慮,讓我覺得整體氛圍下,戾氣有些重,想要離開一段時間。
留學之前我在上海做市場營銷,做到了公司中層,也慢慢覺得我在職場上的上升空間已經到頭,而且也確實不想跟著同事卷,卷不動了。
我就想到了出國讀個書。其實在我20多歲的時候,就有這個想法,但沒有足夠的錢,也不夠獨立。到了30多歲,這兩個問題自然都解決了。
我在正式辭職備考前,除了上班,還想辦法做自媒體搞副業,攢了一波錢,也賣掉了之前在上海買的一套小房子,作為儲蓄。
我的計劃挺明確的,我不是想要再去得到什么文憑。所以當時沒考慮特別好的學校,我也知道對于國內很多hr來說,QS排名前300之類的學校才有競爭力,我當時確實沒有考慮回國后還要用這個學歷,單純想去讀讀書,借此機會換個地方生活。
我選擇去荷蘭,是因為荷蘭是英語環境,就業機會相對更多,選擇商科,是因為能有更多相關的工作機會。
我本科是英語專業,所以沒有太大難度。專業只看英語成績,還考一門邏輯。
Carrie享受生活和美食
等我拿到荷蘭一所大學的offer后,不出意外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一提起這件事就要辯論、吵架。
他們覺得這么大年紀了,為什么還要折騰,既然有穩定的工作,房子都買好了,為什么要賣房去另一個國家從頭開始,而且還是在30多歲的年紀?但好在我是用自己的存款去的,所以不用非得征得他們的同意。
其實我選擇出國留學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也面臨大齡被催婚的壓力。幾乎和所有父母一樣,我爸媽也常常催婚,他們覺得什么年齡就該做什么事,會給我安排很多相親。
哪怕現在我已經在荷蘭,我現在最害怕的,就是每周跟我爸媽打電話。因為聊不到幾分鐘,他們又會開始質問我結婚、找工作的事。
類似的不理解也發生在職場上,有一次我和一個同事發生一些意見分歧,他半開玩笑地跟我說:“知道為什么你嫁不出去嗎,就是因為你意見太多了。”
那時候我雖然覺得很氣憤,但在那個大部分人將“結婚”視作主流的環境里,我竟然也沒有勇氣開口回懟回去。
之前我在網上分享一些關于催婚、單身的看法時,也總有人對我惡語相向。“大齡單身”,似乎在很多人看來就是有問題的,我能感受到自己的“不受歡迎”,那不如換一個地方。
Carrie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街頭
來了荷蘭后,那些催婚的聲音少了,大家也很有邊界感,不會過度詢問個人私生活。以前微信上生活和工作分不開,現在我不想回E-mail的時候,就可以不回復。
不過在這里,也會有新的挑戰,以各種各樣、或大或小的方式,對你的認知發起挑戰。
首先在學習上,我一開始就挺不適應,畢竟這么多年都沒有完全沉浸在全英文的環境里。我學的是商科,一開始上數學課,我完全聽不懂,晚上就會在自習室里自學,補課。
生活也不是想象中那么美的,多少有些不便利。
以前我想要什么,可以直接叫上門,我也比較少去菜市場,但是現在,這些便利都沒有了。
哪怕是刮風下雨,暴雨暴雪,我去學校還是要騎自行車去,雙休日無論多想休息,都一定要去買菜,再大包小包提回來,有時候覺得很狼狽,這些都是在國內的時候無法想象的。所以來到這里,我總要放下一些東西,重新接受新的東西。
我也會因為一些小事崩潰大哭。我記得有一次我煮一鍋餃子,因為有些沒注意,一鍋餃子全部煮糊了。我突然覺得很難過,開始掉眼淚,邊哭邊想自己怎么都做不完的作業,想到畢業了要怎么找自己的新住處,如果找不到工作后續怎么生活,自己30多歲了,能力上好像還沒班上20多歲的人強,荷蘭語怎么都學不明白……一時間很多自我質疑,悲從中來,哭得停不下來。
但是哭完后也釋放了一些情緒,突然覺得自己有些矯情和可笑,想想自己一路走來,有什么坎過不去呢?每個階段都有要解決的問題和困難。
Carrie無一掛科,順利完成了荷蘭的學業
無論如何,我都沒有后悔,唯一后悔的是,為什么不早點來?如果早一些,本身年紀輕,可能更容易接受這種“有點窮”的生活,現在每個月生活費要控制,基本只花在吃飯、日用品和交通費,其他都不買。現在我就是由奢入儉難。另一方面我也會安慰自己,因為我至少有一定經濟基礎了,不用伸手向別人要錢,不會有太大的負擔。
找工作的時候,對于我這樣年紀比較大,有幾年國內工作經驗的人來說,之前的經歷是沒什么太大用處的。而且我在國內職場十幾年,大腦已經被訓練過了,很難適應國外的文化。
畢業以后找工作也經歷了好幾個月。我現在是在一個當地做電商的公司工作,就是當一個最底層的員工,從頭開始。這里的HR不會看你以前在國內做到了哪個層級,說實話,直到現在我心里偶爾還會有落差感。
Carrie和朋友在一起
以前在國內,大家常常和同齡人比較“人生進度”,別人結婚了,事業有成了,工資已經到了什么樣的水平,而自己好像落后了,這或許是產生落差感的原因。
或許是年齡帶給我一些智慧,也是我在這里學到的一點,這邊很多人,他們即使工資不高,但過得特別滿足。所以我現在雖然有壓力,但不會像以前那么不開心。
我還不確定要一直留在這里還是過幾年就回去,短期內能想到的美好的生活藍圖就是把我的小狗和小貓帶過來,有一份簡單的正常的工作,就這樣生活一段時間,就很好了。
lu 33歲 加拿大留學
我今年33歲,單身未婚,之前一直在北京工作。在裸辭之后,我當了兩年的無業游民,后來決定出國留學。
我之前是在互聯網教育行業。當時是覺得人生陷入了某種重復。首先我并沒有特別大的野心,對職場晉升,也沒有很大的興趣。
在北京,也談不上開心不開心,我沒什么職場安全感,到年底考核的時候,得到C的話,有可能就要等著被優化。平行部門之間也有惡意競爭,有一次市場總監開著會,就直接就被帶走問話,烏煙瘴氣的事很多。我們就像是生活在福爾摩斯的世界,天天都在破案,抓著一些細微事情分析情況。很累。
我記得有一年冬天,我周日去公司加班,在回家的路上下大雪了,我在公交上就頭重腳輕。回家后越來越嚴重,一度燒到了40度。我是獨居,自己給自己叫了救護車。那次非常嚴重,我病好了之后,整個人瘦了一圈,整個人的臉上幾乎只剩下兩個眼睛了。
lu在攀巖
因為我周圍有一個單身的朋友,她比我大幾歲,自己申請去美國留學。那時候我才意識到,原來大齡單身的女性也可以申請去國外讀書,還可以有這樣的可能性。
后來我就想,我在國內也沒有成家,為什么不繼續往前走一走?
我當時拿出了我幾乎所有的積蓄,打算出國留學。后來我考慮了幾個地方的生活環境,留下來工作的難易程度等等。我首先排除了歐洲國家,因為我覺得那些國家有些小了,最后決定去加拿大,選擇了視頻制作的專業。
一方面是我之前有很多戶外運動的經歷,也出于興趣拍攝了很多相關視頻,有自己的作品集。另外,加拿大的影視行業還不錯,我學這個專業以后也想做自由職業,拍攝戶外運動的紀錄片。還有一個原因是,我以前有個朋友在加拿大,過去之后也有個照應。
關于錢,雖然我用了很多自己的積蓄,但是我也做了詳細的計劃,每年生活費加學費幾萬塊,我日常可以做些兼職,完全可以覆蓋我的日常開銷。所以不會很難。
lu喜歡各種戶外運動,運動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不過,自信仍然是我一直在攻克的難關。
我出生在新疆的一個小城市,原生家庭并沒有那么美滿。我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異了,兩邊都有了重組家庭。我是在爺爺奶奶家長大的,跟父母兩邊都不親,他們也從來不管我。所以我從小就比較獨立,上小學的時候,我就知道了寄宿學校,寄宿家庭,那時候最大的愿望,就是離開家鄉,盡快開始獨立的生活。
后來大學畢業去北漂,十來年,我住過幾百塊的鋪位,也住過隔斷間,生活一直很樸素,上班就是分給我什么就做好什么,沒什么過分的野心。
直到現在,我和家里人幾乎沒有任何聯系,他們也不會關心我,就是現在說的“斷親”狀態吧。
整體來說,我沒有什么羈絆,也就沒太多顧慮,就是自己往前走就完了,這么多年來,我覺得整體是利大于弊的。
但其實我的骨子里一直不是特別自信。后來2016年開始,我慢慢接觸戶外運動,徒步、潛水,身體的強健也讓我心理上更堅韌。
有一年我一個人去尼泊爾徒步了12天。別人都是兩人一組,或者有個小團隊,只有我是孤軍奮戰。
當時我只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沒想著一定能完成。但是我比較有韌勁,當時就一路鼓勵著自己,再走一走,再堅持一下,沒想到咬著牙就走完了,一路上還認識了很多朋友,我當時慢慢有了一個信念,只要你真的想,好像沒有什么事是完不成的,人要信自己。
拍攝中的lu
經歷了那么多一個人奮斗的日子,我覺得只要我真的努努力,留學也沒什么難的。不過當時學習語言的時候,我還是很煎熬,每天都得硬逼自己坐在椅子上。即使到了加拿大,最讓我頭疼的依然是語言。
有些課程,留學生是和當地的學生一起上的。課上有些專業術語我根本不懂,每次上課就是煎熬,覺得自己像個傻子一樣。有一次,老師要我們在課堂上寫一篇文章。那個文章的標題都有好幾個我不認識的單詞,我連蒙帶猜,大概知道了意思,但也根本沒有能力寫出通順的文章。
lu在加拿大,正在完成課外拍攝作業
我當時非常崩潰,寫著寫著就在課上直接哭出來了。雖然老師安慰了我,但那一天心情就是烏云籠罩。從早到晚被英語“虐待”,就是早期的留學日常,我幾乎是兩天一小哭,三天一大哭。沒課的時候就去學校里找專門的教室練口語。
但雖然我這么狼狽,從來沒有人嘲笑我。我記得我去兼職以后,我也沒自信說英語,我當時的同事鼓勵我,說你看你已經會兩種語言了,已經很棒了。也是周圍人的熱心和支持,讓我慢慢適應了這里。
我覺的“逃離”是一個有些表象的詞,我一直不是一個喜歡穩定的人,我想要做一些不同的嘗試。現在就是換一種生活方式,至于以后的事,以后再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