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TouSuo??
*小紅書:禿頭研究所新傳考研
*經驗帖專欄:首先恭喜禿頭所的賽博朋友們成功上岸,過去的一年時間里我們曾一起追求“去更大的世界,做更有趣的人”,如今一切都已塵埃落定。這一路,你們尋找到了為之努力的目標,創造了冬日奇跡與新的春日景象。感謝所有與我們并肩的朋友,也是因為你們的支持與鼓勵才能讓禿頭所走到現在并繼續堅持著做自己想做的事、去擁抱不同的可能性。理想與現實從不是相互對立的存在,它們彼此融合、又相互妥協、掙扎,也正是這樣,才顯得尤為珍貴。
*未來!禿頭所同樣期待與新的朋友在賽博空間相遇,能夠一起對偉大祛魅,尋找真實世界!
你摔倒、你站起來
你繼續生活
@TuTouSuo??
哈嘍大家好!我是派派,本科畢業于杭州一所雙非院校的新聞與傳播專業,兩次考研均報考了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專碩),今年初試404分(60/76/138/130),成功上岸。
說實話,我可能跟許多人一樣,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擅長什么。我最初選擇考研的原因,并不是通過這份學歷尋找更好的工作,而是聽起來有點空泛且虛無縹緲的“我想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大學四年以及畢業之后,不論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中,我發現自己依舊會無數次地被文字與思考的力量所打動,這讓我越來越堅定了“我想要成為研究生”的決心。
選擇中央民族大學,首先是我對自己的自律能力和學習能力比較有信心,想在本校的基礎上伸手夠一夠985。而且,央民的招生名額在985院校里面算是比較多的,也不歧視本科,相對來說比較保險。其次,北京離我家很近,對我這個大學四年南北方來回奔波的人來說,太有吸引力了。
我是一個很容易焦慮的人。大三第一年的備考過程中,各種未知的恐懼和迷茫使自己的心態變得很糟糕,加之畢業前得到了一個還不錯的offer,最終導致我的一戰在徘徊和掙扎中失敗了。第二年,我重新規劃了自己的人生目標,脫產二戰。可以說,備考這兩年的春夏秋冬,冷暖自知,“你摔倒,你站起來,你繼續生活”這句話支撐著我走過了2024年。
院校風格分析
?院校真題分析
一定一定要看真題,明確重點復習范圍。一戰的時候,我在這方面吃了大虧,總想著要把所有東西都學透,導致自己越學越累,既浪費時間,又影響心態。要知道,學是學不完的,直到最后上考場也是如此,所以一定要在真題考察的范圍基礎上適當拓展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版圖,這樣在考場上既能“指哪打哪”,還能讓自己有一定的發揮空間。
?題型分析
具體來說,央民考察的范圍比較廣,基礎知識和前沿熱點都會涉及到,而且從今年開始專碩學碩合卷考,對于研究方法、傳播學史和新聞史的備考要求會比之前更高一些。我收集了近五年的真題,根據題型分類(名詞解釋、簡答題、實務題、論述題),整理了不同題型的考察范圍,這樣在備考時遇到不同的知識,就可以根據可能考察的方式進行學習和積累。
?參考書目
央民只有考綱,沒有給具體參考書目。最終我閱讀的是《傳播學教程》(郭慶光)、《新聞學概論》(李良榮)、《網絡傳播概論》(彭蘭)、《新聞理論十講》(陳力丹)、《范式與流派》(劉海龍)。
前三本比較基礎的書目,我是自己翻閱并按照章節整理了基礎框架筆記,在后期快速復盤基礎知識的時候很好用(大家記得一定要讀最新版本)。我讀書的速度比較慢且仔細,為了提高效率,后面兩本直接看的禿頭所的參考書筆記,主要閱讀標注出來的重點章節。
專業課復習時間線
?3-6月:基礎書目閱讀回顧+名詞解釋背誦
這段時間我還沒有辭職,邊工作邊備考,還要準備畢業論文,所以每天學習時長沒有很多,但是有空就會去圖書館或者咖啡店學習,慢慢讓自己保持學習習慣。具體來說,這一階段完成了以下兩件事:
(1)基礎知識復習:基礎參考書按照《傳播學教程》、《新聞學概論》、《網絡傳播學》、《新聞理論十講》、《范式與流派》的順序閱讀+框架整理。閱讀過程中,每整理完一章的框架都要在開啟下一章之前回顧一下,閉著眼睛在腦子里過一遍前面講的是什么。
(2)名詞解釋背誦:第二年備考,我在復習基礎書目的基礎上提前開始了名詞解釋背誦,用的是禿頭所名詞解釋小冊子。第一年備考且學有余力的同學也可以對名詞解釋進行熟悉和理解性背誦。我參考了院校學姐給的背誦方法,每天背1-2個,背完之后計時默寫1個鍛煉手速,第二天復習前一天的名詞+背誦新的名詞。我在這個板塊的學習效果最為明顯,只要不偷懶,手速會越來越快,背的也會越來越快。
?7-8月:基礎知識筆記背誦+名詞解釋背誦+實務練習
7月初,我抓緊處理完了學校和實習工作的事情,辭職回家,全身心投入到備考之中。
(1)背誦基礎知識筆記:這段時間開始進行基礎知識的背誦,我結合了自己整理的筆記還有禿頭所夏日專題筆記,熟悉的知識板塊就直接背誦,不熟悉的地方就針對性地去聽夏日班的課程,聽懂了之后再背。
(2)名詞解釋背誦:每天的計劃是背誦5個,繼續計時默寫1-2個,滾動背誦。后期越背越快,我就會傳播學、新聞學、新聞史、廣告學穿插著背,快的時候一天能背到10個左右,然后隨機計時默寫2-3個,用時在1.5h左右,很快就能把小冊子的基礎詞過一遍。
(3)實務練習:這段時間我的重心主要在背誦上,實務練習的比較少,一開始也沒有聽課,只抽空練了四次新聞評論。在這期間,我發現自己寫新聞評論的速度太慢了,還回過頭去聽了花花的評論課程,積累評論框架。
?9-10月:答題練習+名詞解釋+實務練習+論文閱讀
(1)答題練習:跟著禿頭所的答題專題班每3天練習+整理+背誦一個專題,邊寫題邊查漏補缺。這段時間的心態和情緒超級容易波動,只有不斷堅持練習才能從量變到質變。
(2)名詞解釋背誦:這段時間我開始參考花花的A4紙背誦法,每天背誦10-15個名詞解釋,第二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在A4上默寫關鍵詞,然后立馬批改+復盤,把名詞解釋小冊子基本又過了一遍。
(3)實務練習:主要練新聞評論+新聞報道策劃+廣告策劃,一周兩到三次,交叉練習。對我來說,消息寫作比較簡單,這段時間只抽空練習了兩次。
(4)論文閱讀:每天抽30-40min左右讀導師們的論文,重點梳理框架,積累答題角度和語料。有時候學習太累,時間來不及,就直接用豆包幫忙梳理論文框架,很好用。
?11月-12月沖刺期:答題練習+模擬考試++名詞解釋默寫+實務練習
(1)答題練習:繼續跟著禿頭所答題班進行練習,其次反復回顧和梳理央民重點考察的專題,比如新聞輿論專題、新聞生產專題、智能傳播專題、國際傳播專題等。第一年備考的時候,我就在這個階段崩潰了,每天抓不住重點,慌慌張張的也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第二年,我時刻告訴自己“抓大放小”,穩扎穩打,保持好心態。
(2)模擬考試:直到考前,我總共模擬了5次。前三次都沒有寫完試卷,而且我怕影響自己的心態,也沒有去關注具體的分數和排名。我告訴自己沒關系,把重心放在題目的分析和基礎知識的復盤上。后面兩次模考就是完全鍛練手速,我逼自己必須在三個小時之內又快又好地寫完,這樣才能有資格上考場。后來在考場上,我的專業課試卷都在規定時間內寫完了,最后一門440提前5分鐘完成了答卷。
(3)名詞解釋默寫:最后沖刺階段依舊是每天早起進行名詞解釋的默寫。這段時間我回歸了基礎的專業名詞進行默寫,不求多,每天背誦5個+計時默寫,傳播學、新聞學、廣告學、新聞史、研究方法穿插進行,每天不超過1h。
(4)實務練習:其實最后階段我的新聞評論還是很容易超時。所以,從11月中旬開始直到考前一周,我堅持每天午飯之前的30-40min,給自己進行新聞評論和廣告策劃的限時寫作練習。如果超時了,那就意味著我需要擠壓午飯和午休的時間,每天就這樣逼著自己提高寫作速度,慢慢地為自己爭取了更多的休息時間,也能夠有動力堅持到最后。
公共課復習時間線
?3-6月:英語背單詞+長難句分析
這個階段只學英語就可以了。我用的是”不背單詞“軟件,每天背單詞100(新詞)+50(舊詞復習),控制在45分鐘之內。長難句跟著田靜每天分析一句,15min就能完成。英語復習總時長1h左右。
?7-9月:英語背單詞+刷真題/政治聽課+刷題
【英語部分】
1.每天背單詞(新詞200個+復習舊詞100個),大約40-50min。到9月份單詞就已經能背2-3輪了。
2.真題訓練:沒有報班,只買了《考研真相》,答案和解析很詳細。留出最近三年的真題先不寫,用作最后的模擬考。其他年份的真題每周一下午14:00-15:30限時練習(除作文和翻譯都做),練完批改登分(制作表格,寫清每套題各個題型的分數)。周二到周五,每天分析一篇閱讀,摘抄不明白的生詞,背單詞的時候帶著背誦。周六把其他部分都訂正好,不會的單詞整理出來背誦。
【政治部分】
1.聽課:我聽的是徐濤的課,每天30min,1.5倍速。
2.刷題:第二年備考我在8月份搭配聽課的進度,先刷了徐濤的優題庫。9月份按照院校學姐給的計劃進行了1000題的一刷。每天政治的學習時長在1-1.5h左右。
?10月-12月沖刺:英語背單詞+二刷真題/政治刷題+背書
【英語部分】
1.背單詞:繼續背背背,不管第幾輪(已經記不清背了多少輪),背就完事了。每天不超過45min。
2.真題訓練:三個月里面分別抽出一周進行22-24年的真題模擬考。其他周進行限時三個小時的二輪刷題,提前買好答題卡,每周一下午14:00-17:00考試(翻譯、作文都要寫),同樣也是周二到周五每天分析一篇閱讀,摘抄不明白的生詞,背單詞的時候帶著背誦。
3.作文+翻譯:11月每天背一篇作文范文,第二天默寫。12月背誦石雷鵬的模板+回顧范文的語料;翻譯聽了幾節唐靜的課,重點學習方法論,有一些拿分的點還是蠻重要的。
【政治部分】
1.刷題:10月二刷1000題,11月邊復習1000題邊做肖八,12月做肖四+用小程序刷選擇題。
2.背誦:11月跟著肖秀榮公眾號的每日帶背,12月背肖四大題。
“你摔倒,你爬起來,你繼續生活“是我偶然一次聽播客的時候聽到的一句話,這簡直太符合二戰人的心態了,以至于每次學到崩潰的時候,我都會用這句話激勵自己。現在回過頭來看,我覺得在備考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培養這種”長期主義”的思維。不論是學習還是生活,我們可能會踩很多坑,繞很多路,但真的沒關系,關鍵是要從每一次的挫折中勇敢地跳出來。尤其對于即將準備二戰的人來說,要記得”一舉成功“和”厚積薄發“都是不同的成長路徑,也只有彎彎繞繞的經歷,才拓寬了我們人生的寬度,讓知識沉淀,邊學邊看見更好的自己。
最后想說,在這個充滿障礙和不確定的世界里,我們都是一邊謹慎一邊大膽,但當我們真的能把“準備周全”和“隨機應變”放在恐懼之前,就會發現我們真的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優秀。希望大家不論是在備考,還是在以后攀登人生高峰的過程中,都要不斷告訴自己:
摔倒了,沒關系,爬起來,繼續生活吧!
??? ?
「去更大的世界 做更有趣的人」
小破所常駐廣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