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宗見郭子儀恪守大臣本分,氣也就消了,反寬慰他說:“不癡不聾,不做家翁。兒女閨房之言,何必當真?”就這樣,郭家得到了諒解。郭子儀把兒子領回去,當著升平公主的面,杖責了郭曖數十下,以懲罰他對升平公主的不恭。升平公主見公公給足了面子,又因父親沒給她撐腰,洞明個中情形,向郭子儀下跪求情。此后,與郭曖重歸于好。
“醉打金枝”最后帶來了的戲劇性轉變,使原本可能造成君臣反目,導致大唐社稷危險的情形煙消云散。主要原因在于唐代宗和郭子儀均有了不起的政治智慧。他們將危機化解于無形,促進君臣更加平穩和諧地相處,升平公主家族更加和睦。
2.紀妃(生卒年不詳):793年,李純為唐德宗孫子,封廣陵王,此時,姿容嬌麗、年輕貌美的紀氏生下了長子李寧。805年,李純繼位,為憲宗,封紀氏為美人。其子李寧因是庶子,在祖父唐順宗時只是廣陵王、平原王。后來,晉封為鄧王。
唐憲宗為抑制外戚,沒有立嫡妻郭氏為皇后,僅冊封為貴妃;也沒有立郭貴妃的兒子李宥為太子。元和四年(809年),憲宗在宰相李絳建議下,冊封紀美人之子李寧為太子,紀氏進位妃子。李寧病逝后,郭貴妃的兒子李宥被立為太子。
3.孝明皇后鄭氏(785-865年):潤州丹楊縣(江蘇鎮江市)人,曾在少女時,被算命批為“將來必生天子。”元和初年(806年),鎮海節度使李锜納鄭氏為侍妾。后來,李锜謀反被殺,鄭氏作為罪臣家屬被沒入掖庭,成為郭貴妃的使女。一次,憲宗到郭貴妃宮中休息,見鄭氏姿容秀麗,年輕漂亮,成熟豐滿。一見傾心,當天招幸了她。郭貴妃得知鄭氏搶了自己的寵愛,心里憤怒,卻又不能翻臉。此后,處處針對鄭氏。
810年,鄭氏生下了皇十三子李忱。按照宮規,理應晉封鄭氏的位份。郭貴妃說鄭氏是自己的宮女,如果被冊封,讓人會覺得她任人唯親,堅決不允許憲宗晉封鄭氏。鄭氏所生的李忱,得到了唐憲宗的喜愛。郭貴妃認為鄭氏母子威脅到了自己兒子李恒的地位,很不喜歡李忱。820年,唐憲宗駕崩,郭貴妃之子李恒繼位,即唐穆宗。封李忱為光王,鄭氏為光王太妃。此后的26年里,唐朝先后經歷了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四帝。在此期間,由于郭太后的打壓,鄭太妃始終默默無聞,低調地和兒子居于藩屬,不問世事。
會昌六年(846年),武宗因服用丹藥中毒突然暴斃。在宦官的操縱之下,光王李忱繼位,即唐宣宗。宣宗的母親鄭氏,被尊為皇太后。鄭氏和郭氏素有舊怨,如今共同居于宮中,且地位相等,二人的矛盾加重了。宣宗孝順母親,連帶著對郭太后不恭敬。郭太后大為不滿,在宮中多次吵鬧。最嚴重的的一次,當著眾人的面指責宣宗不孝,要跳樓自殺。此舉讓宣宗顏面大失,他十分憤怒。當天晚上,郭太后在寢宮突然暴斃。郭太后死后,宣宗執意不許她升祔太廟。直到唐懿宗即位,才將郭氏神主祔祭于太廟,與憲宗合葬景陵。
宣宗駕崩,唐懿宗李漼繼位,尊鄭氏為太皇太后。鄭氏成為唐朝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太皇太后。咸通六年(865年),鄭氏去世,年八十歲,謚號孝明皇后。
4.秋妃杜秋(約791-?年):后世多稱為“杜秋娘”,出生于潤州(今江蘇鎮江)。杜秋娘的母親是鎮江官方的歌妓,與一位姓杜的官員相愛后懷孕。官員升遷把情人拋棄了,杜秋娘的母親含憤生下孩子,回到鎮江的歌舞場所,把女兒帶在身邊。
出身低微,卻天生麗質,從小就在青樓學歌舞和吟詠詩詞。十來年過去,她成為才貌雙全,寫詩吟唱、能歌善舞的歌女。15歲時,鎮海節度使李锜以重金將她買入府中為歌妓。在為主人獻舞時,杜秋娘清唱了傳唱千古的《金縷衣》:“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一曲聽罷,李锜把她收為侍妾。
當時,唐憲宗試圖削弱節度使的權力,李锜不滿,起兵造反,在戰亂中被殺身亡。杜秋娘作為罪臣家眷,送入宮中為奴。因貌美如花,能歌善舞成為宮廷里的舞妓。一次,杜秋娘為憲宗表演了“金縷衣”。憲宗被深深地感染,封杜秋娘為秋妃。杜秋娘不僅是憲宗的愛妃,還以女人的柔情和寬容彌補了憲宗年輕氣盛、性情浮躁的缺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