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王健
日前,由辛柏青、富大龍、尤勇智等知名演員領銜主演,以漢文帝霸陵發現經過為背景改編的電視劇《護寶尋蹤》在央視及多個網絡平臺播出。該劇以陜西關中平原為敘事舞臺,講述兩代考古、文物保護工作者與文物犯罪團伙之間近20年的博弈。
熱播劇《護寶尋蹤》
這部熱播劇主要情節改編自真實案例,其中盜墓案所涉文物既有流失海外又被追回的,也有被國內民營博物館天水成紀博物館收購的。收購被盜文物的天水成紀博物館負責人張某某曾被刑拘,但最終檢方對其作出不予起訴決定。
《中國文物報》曾刊發《被盜出土文物的所有權保護——評天水成紀博物館購買文物案》一文指出,涉案文物的國家所有權應當得到確認和保護,應當由陜西省文物行政部門收回,不能由天水成紀博物館取得所有權并展出。
部分被盜文物被民營博物館收購
《護寶尋蹤》開篇即是我國從海外追索被盜黑色裸體陶俑事件,這是發生在2002年的真實事件。
2001年4月,位于西安的西漢竇皇后墓被盜掘,墓內“裸體陶俑”等文物被盜,其中6件西漢黑色裸體陶俑被走私出境。2002年3月20日上午10時,美國紐約一家拍賣行舉行“東方藝術品拍賣會”,拍品就包括上述6件西漢黑色裸體陶俑。
后經我國外交部門緊急交涉,在上述陶俑開拍前20分鐘,拍賣行決定停止拍賣。為了使這批文物盡早地歸還中國,從2002年3月到2003年6月近15個月的時間里,中方先后4次向美方提供了文物被盜現場照片、勘查報告、罪犯問詢筆錄、證人證言、專家鑒定意見、中國文物保護法律制度等詳細的文件材料。之后,美國方面同意返還這批文物。
2003年6月17日,中國駐美國大使館、中國駐紐約總領館和美國海關及美國海關紐約辦公室在中國駐紐約總領館隆重舉行歸還陶俑交接儀式。6月18日,這批陶俑搭上回國航班。
事實上,除了上述流失海外的陶俑,還有部分被盜陶俑流入甘肅天水成紀博物館,這是一家民營博物館,成立于2007年。2017年4月,該博物館原法定代表人張某某因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被陜西警方刑拘,后于2019年1月被咸陽市檢察院取保候審。
2021年9月25日,咸陽市檢察院對張某某作出不予起訴決定,《不予起訴決定書》顯示,經咸陽市檢察院依法查明,天水成紀博物館曾三次從不法文物販子手中購買盜墓賊偷盜的文物,其中包括編鐘、黑色裸體陶俑等。
2013年至2014年期間,李某某在西安市灞橋區狄寨塬盜掘古墓葬,李某某分兩次將盜掘出土的文物交由孟某某出手,第一次孟某某將2個鎏金編鐘底座出售給天水成紀博物館,后又將編鐘11件出售給天水成紀博物館。第二次李某某將9件編鐘交由孟某某出手,孟某某以150萬元的價格出售給天水成紀博物館。
2001年期間張某二在西安市灞橋區狄寨塬附近古墓葬盜掘出土黑色裸體陶俑180件、并以800元每件的價格出售給孟某某。2017年3月孟某某將其中64件黑色裸體陶俑以3000元每件的價格賣給天水成紀博物館,獲利20萬元人民幣。(孟某某賣給天水成紀博物館的64個陶俑。經陜西省文物鑒定研究中心鑒定,其中二級文物3件,三級文物61件。)
不予起訴決定。
2011年左右李某某組織孫某某、劉某某等人在西安市灞橋區潘村使用炸藥爆破開坑的方式,挖一深約十幾米盜洞,將盜洞挖開后,使用送風機往盜洞中送空氣,隨后劉某某等人輪流進盜洞清坑,盜掘出一套完整的陶制編鐘(14個陶制編鐘,3個陶制瑞獸底座,1個陶制人俑)。李某某將盜掘獲得的一套陶制編鐘以18萬元的價格賣給孟某某。2015年孟某某將該套陶制編鐘以100萬的價格賣給天水成紀博物館(經陜西省文物鑒定研究中心鑒定該套文物為國家三級文物)。
咸陽市檢察院認為:被不起訴單位天水成紀博物館及被不起訴人張某某的上述收購行為是出于館藏的需要,并非牟取非法利益,且并未造成涉案文物的流失和損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構成犯罪。依照《刑事訴訟法》第十六條第(一)項和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一款、《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三百六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決定對天水成紀博物館及張某某不起訴。
天水成紀博物館曾發微博公布案件進展。
此后,天水成紀博物館官方微博曾發布微博稱:“向大家報告:五年了,終于判無罪,沉冤得以昭雪……相關扣押文物已全部返還我館。”該微博配發了不予起訴決定書及發還物品清單等圖,發還物品包括鎏金編鐘、提梁卣、簋盆等。
不過,當部分網友對此提出質疑后,天水成紀博物館又將上述微博刪除。
學者:涉案文物應由陜西文物部門收回
關于前述被盜賣文物歸屬問題,2022年2月《中國文物報》刊發《被盜出土文物的所有權保護——評天水成紀博物館購買文物案》一文進行評析。
該文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文化遺產法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丁廣宇。他認為,關于天水成紀博物館及館長是否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司法機關已有定論。然而,本案中涉案文物的所有權保護問題值得進一步關注。
丁廣宇在文章中闡述其觀點稱,涉案文物系從中國境內出土的文物,按照《文物保護法》第五條之規定:“中國境內出土的文物屬于國家所有(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因此,本案中被盜掘出土的文物屬于國家所有。“屬于國家所有的可移動文物的所有權不因其保管、收藏單位的終止或者變更而改變。國有文物所有權受法律保護,不容侵犯”。
據上,丁廣宇認為,即使天水成紀博物館從合法的文物交易場所、以合理的價格購得,也不能改變涉案文物為國家所有的性質,購買者不能取得涉案文物的所有權。
文章進一步評析天水成紀博物館從銷贓者處購買涉案文物的效力問題。
相關文物
丁廣宇認為,《文物保護法》第五十一條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不得買賣下列文物:(一)國有文物,但是國家允許的除外。”本案中,涉案文物為國家所有的出土文物,不可以進行買賣。又依據《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條,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文物保護法》第五十一條關于不得買賣的文物的規定屬于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因此,天水成紀博物館購買涉案文物的行為無效,該買賣行為自始不存在法律約束力。
基于上述分析,本案中涉案文物購買人天水成紀博物館購買了不可買賣的國有出土文物,不論其是否明知涉案文物為被盜掘的出土文物,文物行政部門都應當采取行動,確認并保護涉案文物的國家所有權。
根據《文物保護法》第七十一條及《博物館條例》第三十九條,買賣國家禁止買賣的文物,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政府文物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博物館取得來源不明或者來源不合法的藏品,應當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同時應當并處罰款。
本案中,如果購買人明知涉案文物為被盜掘的出土文物(或明知購買人進行盜墓行為),依然購買并將其置于館藏之中,那么毫無疑問應當依據《文物保護法》第七十一條進行處罰。文物主管部門不僅應當沒收全部被盜掘涉案文物,還應當依法對購買單位進行罰款。
如果購買單位及購買人不知道且無法知道涉案文物為被盜掘文物,足以證明在交易中不存在主觀過錯,則可援引《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三條,不受行政處罰。但是,涉案文物的國家所有權依舊應當得到確認和保護,應當由陜西省文物行政部門收回,不能由天水成紀博物館取得所有權并展出。
本期編輯 鄒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