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最近有點不太平,球場上沒見太多大新聞,教練組這邊倒是風頭正勁,尤其是助理教練楊昊,最近真的有點“出圈,不是說她訓練做得多牛,而是發言一次比一次上熱搜,前腳剛在央視公開課上談“打整體,后腳又在女排精神講座里夸現在這支隊伍像2001年“黃金一代,球迷們這下可炸開鍋了,大家評論區里你一言我一語,支持的、質疑的、調侃的都來了,楊昊儼然成了女排“發言人,你說巧不巧,賽場沒碰撞,話題先打起來,這種戲碼在中國女排歷史上還真不多見。
其實楊昊的發聲,出發點未必有錯,畢竟現在這支女排大換血,新人多,經驗少,世聯賽馬上開打,隊里氣氛緊張,教練組想給大家打打氣、提提士氣,也算是人之常情,尤其是楊昊自己就是“黃金一代出身,奧運冠軍身份擺那兒,說兩句“現在這支隊伍身體條件出色,只要擰成一股繩,登頂指日可待,本意是鼓勵,但問題來了,球迷們要的是實打實的進步,光靠嘴上喊口號、發雞湯,真的能解決女排現在的棘手問題嗎。
說到底,楊昊這波言論最大的問題,不是內容多大毛病,而是她說得太多太密集,像極了那種“場外大喇叭,明明是助教,鏡頭卻越來越多對著她,主教練趙勇反而成了背景板,外界一時也分不清,到底哪些話是全隊的態度,哪些只是她個人的感受,這種“聲音溢出其實挺尷尬,球隊需要的是統一口徑,特別是剛組建的新班底,更要講究團隊和協作,而不是各說各話,外界看著都覺得亂,球員心里難免有疙瘩。
再說“打整體這事,楊昊把話說得很絕,仿佛中國女排不需要球星,只要大家團結協作就能贏,可現實真有這么簡單嗎,李盈瑩還在養傷,就被火速召回隊伍邊康復訓練,這不是典型的“嘴上說整體,實際還得看個人嗎,歷史上女排的輝煌,總離不開個體的閃光點,2004年雅典奧運會、2016年里約奧運會,這些年哪一回不是球星站出來救場,團體協作固然重要,但沒有關鍵先生,比賽真到了膠著時刻,靠誰破局,靠誰穩場,球迷都心知肚明。
更何況,現在這支中國女排其實才剛起步,隊伍組建一個多月,很多新人連排超主力都沒當過,就要上國際大賽,這時候說“登頂指日可待,難免讓人覺得太心急,底氣也沒那么足,老球迷都懂,女排精神講究的是“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真正的強隊往往是默默苦練,等到賽場上才給對手當頭一棒,而不是賽前各種喊話,結果一到比賽就露怯,想想2018年世錦賽和2022年世聯賽,都是低調備戰,突然爆發,這才叫給力。
當然,楊昊頻繁發聲,輿論熱度是有了,女排這波“流量也沒白賺,但流量能不能變成成績,才是檢驗教練組的唯一標準,畢竟網友們點贊、回懟、甚至對噴,熱鬧歸熱鬧,最后還得看場上的分數,教練組如果只顧著發言、搶風頭,忽略了日常訓練和細節把控,隊員心思浮躁了,比賽節奏跟不上,那可真是“擺爛開局,想靠精神喊話逆轉,基本沒戲。
球迷們其實沒有太多苛求,大家看著中國女排從低谷到巔峰,再到如今重新出發,誰都知道過程艱難,只是希望教練組別太浮躁,能把更多心思用在訓練和管理上,少點口號,多點實干,等成績上來了,想怎么夸都沒人攔著,畢竟女排的底色就是“少說多做,你實力在,金子自然發光,不靠嘴皮子。
說到底,這輪風波看似是楊昊“話多惹的禍,其實背后是女排新階段的適應陣痛,趙勇作為主教練,如何管好教練團隊,讓大家心往一處使,嘴也往一處說,這才是當務之急,畢竟賽場拼的是實力,輿論場打的是團結,別讓場外的雜音干擾了隊伍的成長節奏,女排需要的是靜下心來一點點積累,而不是靠一陣風的熱度沖上頭條。
下階段,世聯賽馬上開打,球迷們更關心的還是場上表現,楊昊也好,趙勇也罷,誰能帶出一支真正有戰斗力的新女排,誰就是“金牌教練,教練組如果能做到“言語少一點,行動多一點,或許中國女排離下一個巔峰也就更近一點,到時候全網自帶流量,根本不用再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