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老白第110篇原創筆記
前言
半個月前參加婚宴時,我遇到了一位久違的親戚。
曾經,他和我姐夫同在一個管理團隊。聽說,10年前,他年薪加分紅就拿過60萬,最少也有20多萬。在我們這種小縣城,收入相當可觀。
后來,姐夫去了其他城市,不知為何,他留在了我們當地。如今年近50,無奈以網約車為生。
其中糾葛我不便多問,只是突然想到這個問題:
職場上,年過35歲,直屬領導跳槽后拋來橄欖枝,到底該不該接?
01 弄清楚領導跳槽原因是關鍵
古人云:“觀其行而知其志。”
35歲,這個看似仍充滿機遇,卻又承擔不起試錯成本的年紀,如何既不被情感裹挾,又能抓住轉機?
在我看來,弄清領導跳槽真實原因,你才能分辨遞過來的,是扶搖而上的契機,還是遍布倒刺的荊棘。
比如說,在原單位,你已被深深打上烙印,而領導又是因為利益立場、決策方向甚至是內部紛爭失利而被迫離開。
那么,毫不遲疑趕緊提桶跟著跑路,是唯一選項。否則,你大概率會體驗處處被針對的快感。
反之,如果領導是主觀破圈。那么我建議你別急,先用盡一切辦法查清這2個真相。
領導在新公司的處境。我相信,你們一定有私底下溝通的機會。開誠布公也好,旁敲側擊也罷,聊聊他的處境,你就大概知道自己的角色。
領導對你的真實定位。天花亂墜的口頭承諾沒有意義,落在紙面上的職位、薪水、競業限制條款才能反映領導給你的真實定位。
小米總裁雷軍說:“試錯不可怕,可怕的是錯過。”
呵,除非你口袋里也躺著上千個億,否則,錯過的事只會遺憾,但試錯的成本更能高到讓你沒眼看。
02 必須理性評估利益和情誼
《教父》有一句經典臺詞:“一切都是生意?!?/p>
相信我,無論你和領導曾經多密切,當他拋來橄欖枝的那一刻,利益就戰勝了情誼。
不是說他對你失去情誼,而是這件事本質就是:
他需要你的能力穩固新陣地,你何嘗不是想借他的信任登上晉升快車道?
所以,無論你的決定是什么,千萬不要放不下面子而不談利益。
如果要去,那就大大方方爭取自己想要的;如果不去,那就誠誠懇懇告知真實想法。
我國有句老話:“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職場上,利益和情誼密不可分的大部分下場是一起踩縫紉機。
所以,別想太多,利益交換,不是靠情誼支撐,就是純粹明碼標價,風險共擔。
03 這其實不是你一個人的事
2006年,前央視主持人黃健翔的經典解說有一句話:
“在這一刻,他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職場上,35歲之后,請記住,你也不是一個人了。
領導想帶你去的新公司,在本地還是異地?對你家庭會造成哪些影響?對你未來發展有哪些優劣?
這些都不是你一個人該決定的,征求身邊人的意見,同樣重要。
比如說,新公司薪水上漲50%甚至翻倍,但需要長期出差,甚至出國幾年。
你覺得,和孩子成長需要的陪伴,愛人獨自扛下生活重擔,父母健康伴隨的壓力相比,哪個更重要?
答案不在你和領導的溝通,或是看過多少篇文章,而在你和家人的衡量中。
很多時候,尋求穩定并非懦弱,而是對責任的敬畏。
想清楚這些,你才能和家人共同面對。
寫在最后
讀到這里你應該明白,這個問題,沒人能給你答案。
但我相信,你已經過了用青春試錯的年紀,正是用智慧破局的最好時光。
無論你作何選擇,請記住楊絳先生的這句話:
“走好選擇的路,別選擇好走的路?!?br/>
共勉~
感謝你讀到這里,想必我的文字讓你有所感觸。
這是老白第112篇原創筆記會見證你的進步。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