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5日電 5月25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文化粵軍”逐浪高——廣東重磅“政策包”發力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報道。
這是一支2.5萬億元規模的“文化粵軍”——從動漫影視IP的“十年長青”到舞臺文藝精品“縱橫四?!保瑥某蓖娴摹包c石成金”到游戲出海的“乘風破浪”,近年來,廣東以占全國六分之一的文化產業體量,在影視、動漫、游戲、演藝等領域協同發力,持續推出兼具口碑與市場影響力的精品力作,讓嶺南文化煥發出與時俱進的奪目光彩。
嶺南新潮涌,灣區文蘊揚。在5月22日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開幕當天,廣東重磅出臺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包”,覆蓋影視、演藝市場、動漫影視、網絡游戲、電子競技、網絡視聽等六大領域。依托厚實的歷史文化底蘊、強大的市場活力、健全的產業體系,廣東文化產業正進一步激活市場潛力、投資熱力、人才引力,奮力書寫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廣東篇章”。
集群圖強新動能
文博會開幕首日,廣東展團主展廳內,一輛新能源汽車出現在廣汽集團的展臺。這款廣汽最新旗艦產品傳祺向往M8乾崑,借助文博會平臺進行了新車發布。
同時,廣汽攜手華為等共同發布了“人車家-文化科技引領未來生活態”。這一發布旨在通過智能終端構建生活場景的閉環,讓工業產品升維為文化載體,為用戶帶來全新的價值體驗。
“文化+科技”的融合,既是生活新圖景,也是文化新業態。同一天,一場機器人自由格斗賽的發布會也引發現場許多觀眾的關注。首個以“全尺寸類人身高”的人形機器人為競技主體的賽事“眾擎機器人自由格斗賽之‘機甲拳王’”今年12月將在深圳舉辦。
賽事主辦方之一的眾擎機器人公司創始人、董事長趙同陽介紹,賽事旨在通過高競技性、強觀賞性的機器人格斗場景,展現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的前沿突破,推動產業技術升級與規?;瘧?。同時,還將以“科技+體育+文化”的跨界融合,開辟智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賽道。
機器人格斗的鏗鏘之聲,是廣東“制造業當家”的時代強音,也是廣東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活力注腳。
深圳南山區的華強高新發展大樓中,分布著本屆文博會52個分會場之一——華強方特分會場。圍繞國民級IP“熊出沒”為主題打造的“熊窩”主題展示空間,為觀眾提供了VR大空間沉浸式探險、無人機動畫演示系統體驗等多項互動項目,吸引了不少人前來體驗。
華強方特不但是連續十七年參加文博會的“老朋友”,更是為廣大觀眾所熟知的超級IP制造者。他們推出的《熊出沒》系列動畫電影,總票房超過80億元。
“經過二十多年的技術積累,十多年的主題公園、數字動漫行業深耕,華強方特目前已成長為排名全球主題公園集團第二、擁有國內優秀原創動漫IP的文化產業龍頭企業?!比A強方特集團執行總裁尚琳琳說。
“熊出沒”IP及華強方特的發展,是廣東動漫產業乃至文化產業向新圖強的縮影。如今,廣東已形成等多個品類的文化產業優勢集群,其中數字出版、動漫、音樂、游戲營收規模分別占全國的1/5、1/3、1/4和4/5。
為了更好推動動漫影視的發展,廣東此次推出的“政策包”中,有15條政策措施專門聚焦動漫產業中影響力、關注度最高的影視方面,圍繞營造大灣區動漫影視良好生態、鼓勵優秀作品創作、支持應用前沿技術、加大作品獎勵、加強人才引進培養、推動全鏈生態協同等環節。
“推動構建以‘廣深雙核’引領多城聯動,輻射帶動珠海、東莞等城市形成規模化、細分化的產業布局?!睆V東省廣播電視局局長王曉說,希望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全球動漫影視創新走廊”。
依托強大的制造業基礎,廣東文化產業在創意設計、文化制造等領域,形成了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以制造業聞名的東莞,既是“世界工廠”,也是“潮玩之都”。這里聚集了超過4000家玩具生產企業,近1500家上下游配套企業,是全國最大的玩具出口基地。這里出產了全國超八成的潮玩,全球近三成的動漫衍生品,產品遠銷美國、日本、法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表情隨機、造型多樣的毛絨玩具盲盒,如今在東南亞成為擁有大量“粉絲”的“頂流”——這是東莞大漂亮玩具有限公司推出的產品“娃三歲”,目前在海外累計近400萬粉絲,全球出貨量達2000萬只。
在文博會的東莞展廳內,除了軟萌可愛的毛絨玩具之外,精美的拼裝玩具、炫酷的國風機甲等不同產品悉數亮相,從潮流時尚、溫暖陪伴、高科技互動、硬核拼裝等領域展示著東莞潮玩產業發展的最新動態與創新實踐。
如今,圍繞年輕群體的興趣愛好,東莞也正在開發潮玩創新玩法,打造潮玩IP動漫、推出潮玩餐廳、以潮玩賦能景區等,延展產業鏈條,以小潮玩撬動消費大活力。
賦能發展新路徑
文化興,百業旺。
在南粵大地,從繁華都市到廣袤鄉村,廣東文化產業正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在跨界融合中激發出多元業態的新活力。
本屆文博會廣東展團內,不少人頭戴VR設備,“穿越”至宋代廣州蕃坊,沉浸式感受珠江口岸商貿盛景與人文風情。這是由廣州市越秀區文廣旅體局打造的科技項目《廣府夢華錄》數字文化展,以海上絲綢之路為文化內核,采用虛幻引擎和VR技術高精度復原廣州千年商都的歷史風貌。
“《廣府夢華錄》將我們廣州的海上絲綢之路歷史遺跡串聯起來,是文博領域率先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的數字文旅實踐?!痹叫銋^文廣旅體局副局長何愿飛介紹。
腳下是古樸潔凈的麻石路,身邊是人聲鼎沸的各地游客,兩側是排布有序的非遺工作室和潮品商店,樓上是不緊不慢晾曬著衣物的老宅居民……永慶坊,被稱為傳統與現代融合、獨具粵韻情調、彰顯嶺南文化的廣州“最美街區”。
這里占地雖只有11.37萬平方米,但精心采用“繡花”功夫改善人居環境,保留文物建筑、歷史建筑、風貌建筑等79處建筑遺產,傳承并引入2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平均每天有數以萬計的市民游客來此“嘆”嶺南歷史風韻,感受貫通古今的文明傳承、文化延續。
不止永慶坊。2024年,廣東全省獲評旅游休閑街區、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等超100個;全年接待游客8.7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1萬億元。
當下,廣東的鄉間沃野上,一場關于“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生動實踐正蓬勃進行。以文化為筆,一幅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著眼于鄉村文化重塑,廣東省文旅廳實施鄉村文化更新計劃,不斷推動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完善。2024年,全省接待鄉村旅游游客超5億人次、實現鄉村旅游收入3799億元,同比增長11%、23%。
深圳坪山長守村,一座有著300年歷史的客家古村。從前,街的這頭是工廠和流水線,那頭是沉寂破敗的老圍屋。
2023年,深圳坪山龍馬社長守戲劇公社成立,和當地部門一起用“以舊修舊”的方式把近乎荒廢的古宅修繕改造。龍馬社董事長姚怡介紹,這里以“戲劇谷”為概念,規劃建設文化長廊、演藝秀場、民俗禮巷等區域,提供文化展示、藝術打卡、本土民俗、住宿空間等特色文旅服務。
古房因戲而“活”,今人因戲而聚。村民們坐在劇場里看戲劇,祖屋煥發新生。不少外地人專程打“飛的”來看戲,沉寂的長守村熱鬧了起來。自2024年8月開業以來,坪山長守戲劇谷共接待游客超8萬人次。
此次廣東推出的“政策包”中,也特別關注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拔覀冎ν苿友菟囍Α偾f工程’。通過強化政策引領,鼓勵演藝機構結合農事、時令、節慶、民俗等,開展演藝進社區、進鄉村、進旅游景區活動,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扶持?!睆V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曾曉峰介紹。
破圈出海新樣本
從深圳到莫斯科,7500公里的距離沒有將文化阻隔。
不久前,深圳原創舞劇《詠春》在俄羅斯莫斯科大劇院連演3場,不但場場滿座,而且當地觀眾占比超九成,總票房收入約合人民幣184萬元。俄羅斯觀眾用一張張門票,為這部嶺南舞劇獻上真誠而熱情的贊美,也助力《詠春》刷新中國文化演出項目出海的多項票房紀錄。
憑借市場化商演方式進軍海外演藝市場,《詠春》已經成為粵產文藝出海的新樣本。新加坡、英國倫敦、法國巴黎……《詠春》足跡遍及海外多個國家,并對當地觀眾實現了“破圈”傳播。
《詠春》在巴黎演出的承接商、法國雪映碧絲制作公司總裁露西·李表示,高質量的舞劇《詠春》,講述的不僅是中國功夫的故事,也是中國文化傳承、創新、和平、包容精神的故事,契合當地觀眾對多樣化文化演出的需求。
近年來,以網文、網劇、網游為代表的中國文化“新三樣”加速向全球市場延伸。在這場出海浪潮中,廣東憑借雄厚的產業基礎與創新動能,成為主力軍。
其中,游戲出海尤為亮眼。2023年,騰訊的《王者榮耀》和《和平精英》成為杭州第19屆亞運會電競比賽項目,代表著廣東數字文化產業的技術標準與內容價值獲國際認可。
《2024年廣東游戲產業數據報告》顯示,2024年,廣東游戲產業營收達2604億元,占全國近八成的市場份額,其中出海營收規模達423.6億元人民幣,逆勢增長9.9%。其中,不但有騰訊、網易、三七互娛等“老牌”巨頭,也有靈犀互娛、庫洛游戲等新秀。
作為國內最早“走出去”的游戲廠商之一,三七互娛早在2012年就確立了“出?!毕嚓P戰略,目前已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了超過120款移動游戲。去年,公司海外營收57.22億元,占總營收近33%。
三七互娛創始人、董事長李逸飛介紹,《叫我大掌柜》《尋道大千》《斗羅大陸:魂師對決》等精品游戲在海外市場火爆的同時,也通過潛移默化的形式,向全球玩家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同時,公司也通過將中國網文IP以及非遺IP融入游戲,挖掘東方美學與全球敘事的平衡點,讓中國故事以更具感染力的方式觸達全球用戶。
為提升粵產爆款游戲上新頻率,此次廣東專門制定13條政策舉措,核心任務是破解精品爆款少的難題,大力支持原創網絡游戲精品生產。
“廣東游戲企業需要在精品原創上持續發力,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高質量發展?!睆V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新聞出版局(省版權局)局長倪謙介紹,廣東支持企業沉下心來搞研發,立足全球文化傳播力和影響力建設,將中華優秀文化等優質內容融入游戲創作,孵化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IP。
以優質文化產品及服務為基點,以新市場為錨點,廣東文化產業既在南粵大地這片熱土上扎得更牢、耕得更深,也正在全球市場繪就新的樣本、新的坐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