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是便利的代步工具,但是隨著電動車數量增多,車輛在出行時存在安全隱患。從6月1日起,多省市啟動電動車綜合治理行動,通過多個部門聯合執法,全方位整治電動車,這3種違規行為與1類車成為嚴查重點,一起來了解一下。
6月1日起,嚴查這3種違規行為
電動車停放與充電
電動車亂停亂放現象已成為社區治理的重點,很多車主使用完電動車以后隨意停放,嚴重影響其他人的正常出行,甚至還存在安全隱患,從6月1日起,交警、消防部門、城管部門聯合行動,嚴查亂停亂放與違規充電。
從各地發布的通知來看,禁止電動車停放在樓道、消防通道、疏散出口等區域,更不允許在這些位置充電, 違停的車輛將會被強制拖離,并對車主處以200~500元的罰款。
另外還需要注意,電動車與電池不能上樓停放與充電,也不允許電動車飛線充電,對首次違停與充電的行為處以警告,第2次違停直接拖車。
電動車交通違規行為
在騎電動車出行時,必須要遵守交通規則,6月1日起,公安交警將重點嚴查交通違規行為,推行“五類必查”和“三級處罰”的治理方式。
重點嚴查五類交通違法行為,包括闖紅燈、逆向行駛、未佩戴安全頭盔、違規載人、占用機動車道等等。
對于違規上路的車主,多地以實施便民管理主要分為三級處罰:
初次違規車主被交警查處,可以進行口頭警告,免予罰款;
第2次違規被交警查處,可以從多種方式中選擇一種進行處罰,比如站崗執勤、舉牌拍照、學習交通法規等等,或者接受20~50元罰款。
如果引發交通事故,都會按照相應的標準進行民事賠償,情節嚴重的還可能會面臨刑事責任。
嚴查電動車改裝行為
使用電動車的時候,很多車主會對車輛進行相應的改裝,滿足自己的個性需求,但是改裝屬于違法行為,在這次聯合整治中,將會嚴查電動車改裝行為。
改裝包改裝電動車,除了常見的改變動力性能、電池電壓、解除速度限制外,對電動車的外觀進行改裝同樣屬于違法行為,比如安裝加長座椅、安裝遮陽傘,遮雨棚等等。
這些違規行為如果被交警查處,會要求恢復電動車原狀,并對車主處以200~500元罰款。
除了車主以外,對提供改裝服務的商家,也進行溯源追查,會對商家處以最高5萬元罰款,而且情節嚴重的還會吊銷營業執照。
6月1日起,嚴查這類電動車
從9月1日起,電動車新國標標準修訂版將正式實施,為了確保能夠順利的執行該標準,6月1日起,多部門聯合嚴查非標電動車。
交警、市場監督等多個部門成立聯合突擊小組,對于電動車商家進行突擊檢查,重點嚴查違規的非標車。
這類車輛沒有列入國家公告目錄,不允許生產與銷售,而且銷售的車輛必須要符合新國標標準,如果存在違規或者改裝行為,會直接扣車,并追究商家的責任。
總結
從6月1日起,多個部門聯合治理電動車開始了,這一次的聯合整治,主要嚴查三類違規行為,包括電動車亂停亂放、交通違法行為、改裝行為,另外對商家突擊檢查,從源頭治理,禁止銷售違規的非標電動車,特別是沒有目錄公告或者存在改裝行為的車輛。
那么,您對6月1日實施的電動車聯合治理怎么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