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軍艦下水當著金正恩的面出現“重大事故”,這讓金正恩難熄怒火,現在四名相關負責人已被拘留,留給清津造船廠的時間不多了。
日前金正恩視察朝鮮軍艦建造進展
5月21日朝鮮新建造的5000噸級驅逐艦在清津造船廠下水時發生了“重大事故”,而當時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恩正在觀摩該驅逐艦的下水儀式。
該艦發生下水事故的整個過程都被金正恩親眼目睹,并嚴厲批評了當事方稱“這是由于疏忽和不負責任,不尊重科學的經驗主義而產生的無法容忍的重大事故和犯罪行為。”
他說將在下個月召開的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全會上對這一部負責人的嚴重錯誤進行立案審查。并要求相關單位在全會召開之前要“無條件”完成相關修復工作。
當日在金正恩的指示下成立了驅逐艦下水事故調查小組,調查事故原因。5月22日朝中社發文稱,根據對驅逐艦詳細進行水下級內部檢查的結果,確認與初期發表的內容不同,驅逐艦沒有船底破洞,船體右舷被刮削,通過船尾部分的救生通道流入一定量的海水。
西方衛星拍下的朝鮮清津造船廠發生的嚴重事故
而調查組專家認定,抽出浸水隔室的海水,從船臺脫離船首部分以修復艦船平衡性需要兩至三天,修復舷側需要10多天時間。當天清津造船廠的廠長洪吉浩被傳喚至司法機關。
但此事過后,清津造船廠相關負責人包括負責制造該艦總工程師并未獲得金正恩的原諒。5月25日朝中社發布消息稱,在清津造船廠發生的驅逐艦下水事故調查工作繼續深化。
朝中社表示,司法機關根據事故調查組查證的資料為進行法律調查,拘留了對事故負有責任的清津造船廠總工程師姜正哲、船體總裝車間主任韓京學和行政副廠長金勇鶴。
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向調查組下達指示并表示,調查組需要查明事故發生原因,此次事故是不可容忍的犯罪行為,有關責任人不能逃脫罪行。
朝中社對相關事件的報道
5月26日朝中社再次發布通告,稱在專家團隊的技術指導下,驅逐艦下水事故現場正在按照日程計劃積極開展全面修復艦船平衡性的工作。
而朝鮮司法機關根據事故調查組查證的資料,傳喚和拘留了對重大事故發生負有責任的黨中央委員會軍需工業部副部長李亨先。
根據目前情況來看,此次朝鮮軍艦下水事故相關追責并沒有就此停止。這是朝鮮的第二艘5000噸級驅逐艦,也承載著朝鮮軍事強國的夢想,軍艦當著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恩的面發生“重大事故”,對于朝鮮民族來說是一次嚴重的信心打擊。
從目前的調查人員職務來看,朝鮮相關事故的調查應該是由上而下的,而此次拘留的四名負責人很可能和本次事故有著重大的聯系。該驅逐艦為何在下水時會發生此類事故相關具體原因還未公布。
朝中社相關新聞報道
這四名負責人的拘留也將事故發生的可能原因指向了三個方面。
一是對清津造船廠總工程師姜正哲的拘留,很可能將事故原因的矛頭指向了該驅逐艦的艦體設計問題。在該驅逐艦下水之前,朝鮮已經下水了第一艘5000噸級的驅逐艦崔賢號。
外界媒體對該艦進行了相關性能方面的分析,一是認為該艦的最大亮點是艦體分布著74個垂發單元,能夠發射不同型號的導彈。二是認為該艦的最大缺點也在于這74個垂發單元的分布,這會導致船體重心過高,而船體重心一旦過高將會削弱艦船的適航性,導致船體容易發生傾翻事故。
二是對黨中央委員會軍需工業部副部長李亨先以及船體總裝車間主任韓京學的拘留,很可能將事故原因的矛頭指向該驅逐艦的建造問題。調查組有可能認為該驅逐艦在建造的過程中未嚴格按照船體設計圖紙建造或者用工用料的質量問題。
三是對清津造船廠行政副廠長金勇鶴的拘留,這是將事故原因的矛頭指向了第三個可能即下水過程中相關操作人員沒有按照嚴格的操作標準,怠慢了此次下水儀式。
但是造成朝鮮軍艦此次下水事故的原因,肯定是多種多樣的。對上述四人的拘留也表明了,相關調查還會繼續深入,在不久之后會有更多責任人被傳喚或拘留甚至逮捕。
而留給清津造船廠的時間也不多了,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全會將于6月末舉行,清津造船廠必須在剩余的30天左右內完成驅逐艦的修復工作,同時還要面臨調查小組的審查。
在這種情況下開展艦體修復工作的難度更是成倍增加,若清津造船廠無法在30天左右完成該艦的修復并下水測試,恐怕還會有更多相關人員被追責。
金正恩視察相關軍工單位
但朝鮮國家的軍工事業靠自己能夠走到這一步,對于朝鮮民族來說已實屬不易。也希望朝鮮方面能夠盡快查清真相,給朝鮮人民和相關事業貢獻者一個公正的交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