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白玉蘭獎,注定不平凡!30周年之際,誰能摘得‘視帝’‘視后’?誰的作品能征服挑剔的評委?更讓人意外的是,這次的評委名單比入圍劇還‘有戲’!”
作為中國電視劇三大獎項之一,白玉蘭獎一直被視為行業(yè)風向標。今年,第30屆上海電視節(jié)不僅征集了來自43個國家的近千部作品,還在評委陣容上玩出了新花樣——陳寶國坐鎮(zhèn)中國劇單元,童瑤、胡杏兒首次擔任評委,而馬伊琍主演的《我的阿勒泰》成為最大熱門之一。
核心看點(評委+入圍趨勢)
今年的白玉蘭獎,評委席比頒獎臺還熱鬧!中國電視劇單元由“老戲骨”陳寶國領銜,而演員童瑤的加入?yún)s引發(fā)爭議。網(wǎng)友吐槽:“她自己拿獎才幾年,現(xiàn)在就能評判別人了?” 相比之下,胡杏兒成為海外劇單元的首位香港評委,雖然TVB三屆視后的資歷夠硬,但內(nèi)地觀眾對她的演技風格仍有分歧。
在入圍作品方面,現(xiàn)實主義題材依然強勢,比如馬伊琍的《我的阿勒泰》,憑借獨特的邊疆女性視角成為大熱。而紀錄片和動畫片板塊增長顯著,BBC、迪士尼等國際大廠的加入,讓競爭更加激烈。
重點作品分析(熱門+黑馬)
1. 《我的阿勒泰》——馬伊琍的“翻身仗”?
離婚后的馬伊琍,用這部戲證明了自己依然是實力派。劇中她飾演的張鳳俠,既有草原女性的豪邁,又有都市女性的獨立,被網(wǎng)友稱為“近五年最佳角色之一”。如果拿下白玉蘭,將是她的第二次封后。
2. 海外劇黑馬:BBC紀錄片 vs 北歐冷門劇
今年的海外劇單元,不僅有BBC的經(jīng)典自然紀錄片,還有來自丹麥、冰島等國的冷門佳作。誰能脫穎而出?評委胡杏兒的口味很關鍵!
爭議+行業(yè)趨勢
每次白玉蘭獎公布名單,網(wǎng)友都會吵翻天。今年最大的爭議點有兩個:
“童瑤夠格當評委嗎?”自從靠《三十而已》拿獎后,她的角色被批“千篇一律”,如今卻要評判別人,難免讓人不服。
“海外劇評選標準是什么?”是看國際影響力,還是本土化改編?胡杏兒的加入能否帶來新視角?
此外,今年的白玉蘭獎還新增了“微短劇”和“超高清技術”論壇,預示著行業(yè)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6月27日的頒獎夜,誰會笑到最后?馬伊琍能否逆襲?童瑤的評委表現(xiàn)會打臉質(zhì)疑者嗎?而最讓人期待的是——今年的“視帝”會不會爆冷?
“你覺得誰該拿獎?誰被低估了?快來評論區(qū)battle!”
各個板塊入圍名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