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城,既承載著言子東渡傳教孕育的“賢文化”基因,也蘊含著龍華烈士李主一的洪爐初心。如今,奉城已全域納入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正逐步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新片區未來“心”城。在“民生與民聲”基層一把手“賢城賢治”融媒體訪談系列節目第二期中,奉城鎮黨委書記韓冬梅、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首席主持人雪瑾,以及奉城的村居民代表、企業代表共聚洪西村,圍繞鄉村振興、產業轉型等展開對話,立體呈現奉城鎮從紅色故里到奮斗熱土的轉型實踐。
雪瑾: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首席主持人
今天我們所在的位置是奉城鎮洪西村的“洪爐”,一共三層樓。一樓講述的是龍華烈士李主一的生平,二樓介紹奉城鎮的發展歷史;三樓是非遺文化展示區。我們現在所處的地方還原了當年曙光中學建校時的課堂場景,請您介紹一下洪爐背后的故事。
韓冬梅:
奉賢區奉城鎮黨委書記
奉城成陸于宋代,筑城于明代,至今已有630多年歷史。明洪武十九年,為防御倭寇始建奉賢古縣城,簡稱“奉城”,是上海唯一的圍城式古城。奉賢境內第一個中國共產黨組織、中共奉賢縣委在此誕生,成為奉城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作為中共奉賢縣委第一任組織委員,李主一的革命事跡深刻詮釋了共產黨人的信仰與擔當。1927年,他與劉曉等人在奉城潘公祠創辦曙光中學,并于同年成立中共奉賢縣委。在白色恐怖下,他們以教師身份為掩護,秘密傳播革命思想,組織奉賢東鄉農、鹽、漁民開展反封建斗爭。1928年3月,李主一在上海地下聯絡站送信時被捕,囚于龍華監獄。同年6月21日壯烈犧牲,年僅37歲。
李主一的故鄉洪西村,如今已成為上海市鄉村振興示范村。為傳承其革命精神,2024年,一座名為“洪爐”的紅色教育基地在此落成。“洪爐”之名取自李主一詩詞“布置洪爐鑄少年,年年春夏誦和弦”,既體現他辦學育人的熱忱,也寓意以革命之火淬煉時代新人。
洪爐不僅是紅色歷史的展示窗口,更是砥礪初心的實踐陣地。未來,奉城將繼續依托深厚的紅色底蘊與文化資源,推動紅色精神傳承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讓“死得其所”的革命精神與“賢文化”基因在新時代持續煥發光彩。
雪瑾: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首席主持人
奉城鎮有30個村,洪西村有“初心之旅”的研學路線,將紅色文化與鄉村振興結合,其他村如何辦出特色,幫助農民致富?
韓冬梅:
奉賢區奉城鎮黨委書記
每到周末,護民村的寵嘟嘟萌寵樂園便會迎來300多條狗狗,這些寵物大多由主人駕乘私家車從市區帶來。護民村以寵嘟嘟萌寵樂園為流量入口,將琉璃非遺、花卉產業與寵物經濟串聯成一條精品旅游路線。
八字村引入稻蝦連作種養模式,通過綠色種植與生態養殖相結合,實現“一地兩用、一水兩養、一季雙收”的經濟效應,為鄉村產業增效、農民增收開辟了新路徑。
永民村在八九十年代曾被稱為“柿子村”,彼時無核方柿遠近聞名。永民村將以打造“百年小方柿”特色農業文化品牌,做好小方柿特色種植傳承工作,借助上海市農科院等力量,開發具有更高營養價值、更好口感和更長保鮮期的柿子品種。
聯民村依托優越生態、區位及交通條件,借上海環新城國際自行車比賽契機,引入社會資本建設騎行驛站,為騎行愛好者提供車輛維修、補給等基礎服務及特色路線、民俗文化體驗,助力綠色旅行經濟發展。
金寶丹:
花洲外(上海)商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
花洲外騎行驛站目前運營面臨兩大挑戰:一是工作日客流量不足,導致運營成本高、資源閑置;二是節假日配套壓力突出,客流爆滿,場地較為局促,主道口交通易擁堵。
韓冬梅:
奉賢區奉城鎮黨委書記
針對停車空間不足問題,可以整合村民閑置場地,設分散式停車場統一管理,用村內公共空間作備用停車區,通過短途接駁,解決距離問題。
在平衡客流量方面,可對接養老機構推出“鄉村長租套餐”,吸引老年人平日出游,填補工作日空白,融合農旅開發騎行、農事體驗、綠色餐飲,形成全時段運營模式。
李磊:
寵嘟嘟(上海)寵物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
寵嘟嘟 “毛孩子” 寄養需求激增,現有場地不足,想申請臨時用房或用地擴充寄養場地。
韓冬梅:
奉賢區奉城鎮黨委書記
通過收儲村內私營業主閑置的標準化廠房、原村集體資產,將其改造為寵物樂園拓展場地或配套公寓,同時清理低效產業占用的土地資源,優先用于保障農文旅新興產業發展。
雪瑾: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首席主持人
奉城鎮是一個工業重鎮,有眾多實體型企業,在工業用地供應趨緊的背景下,存量用地的轉型升級無疑成為了亟待破解的關鍵課題。奉城鎮是如何推動存量用地轉型升級的?在這個過程中,采取了哪些具有創新性的舉措呢?
韓冬梅:
奉賢區奉城鎮黨委書記
當下,奉城鎮的工業用地資源較為豐富,奉城在納入臨港自貿區新片區后,圍繞土地存量盤活與產業轉型發展,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靈活采取不同辦法,幫助企業發展、盤活土地資源。一是支持本地的好企業做大做強,吸引央企和國企與企業在重點領域進行深度合作,提檔升級。二是借助社會資本改造閑置土地,引入第三方重新開發閑置土地,建設高標準綜合產業園。三是和國有企業合作盤活低效土地,聚焦存量用地轉型升級,打造現代化的廠房和配套設施。
傅建明:
上海齊達重型裝備有限公司董事
隨著S3開通,奉城的交通便利性得到了極大提升,企業成功吸引中船集團進行深度合作,建產學研合作橋梁,與中船集團711研究所簽訂協議,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新能源環保設備生產技術,推動企業向高科技領域轉型。此外,奉城經濟園區提供全周期“店小二”服務,助力企業年產值從初期低水平到跨越式增長,并支持其啟動二期擴產計劃。
雪瑾: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首席主持人
今天從虹橋路廣播大廈過來,走的是S3滬奉高速,在奉城出口有一個S3科創走廊,看到了大量的廠房。未來,這里將集聚哪些產業?迸發出怎樣的經濟動能?
韓冬梅:
奉賢區奉城鎮黨委書記
“S3科創走廊”串聯起陸家嘴的金融資本、張江的研發力量以及奉城的產業空間,同時與臨港制造產業協同發展。這是我們主動融入上海全球科創中心建設大局的戰略支點與創新樞紐。向北,對接張江豐富的研發資源;向南,聯動臨港新片區,承接臨港政策溢出,目標是打造先進制造業承載區。目前,圍繞S3科創走廊,奉城鎮已經建成了臨港奉城S3科創園、貝得康科創園等多個園區,高標準廠房面積達50萬平方米,未來這里不僅是生產基地,更是創新樞紐。
在產業空間載體的助力下,奉城在綠色新能源產業領域集聚效應顯著,實現了從傳統汽配產業向新能源汽配領域的延伸,如今已匯聚80余家新能源汽車企業。未來,依托張江藥谷和臨港制造,奉城鎮還將逐步形成生命健康和數智新裝備兩大產業集聚。另外,隨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憑借鄰近洋山港的地理優勢,亮舟照明、泓舫船舶等船舶配套企業也紛紛落地奉城,船舶配套產業的集聚,正成為奉城新的經濟增長極。
鄭建國:
上海藍恩控制系統有限公司物流部部長
奉城鎮優質的營商環境和服務讓企業感覺到了奉城速度和奉城溫度,奉城鎮主動協調解決食堂通氣、劃定專用停車位,還從土地審批到政策扶持全程跟進,縮短工廠投產周期,為企業初期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張順地
谷川高科執行總裁
進出我們園區的主干道是奉高路,去年在園區建設的過程中由于周邊企業較多,進出的貨車非常繁忙,路面破損比較嚴重。此外,如果遇到暴雨和臺風的天氣,路面的積水問題也會比較突出。奉高路的維修是不是在規劃當中?
韓冬梅:
奉賢區奉城鎮黨委書記
奉城鎮已將奉高路改建工程列為班子成員“揭榜掛帥”重點任務。目前,項目已完成前期勘探工作,并針對糧庫車輛等高載重通行需求重新優化設計,提升建設標準。奉城鎮將全力以赴推進道路改建,以優質基礎設施升級助力企業長遠發展,為園區營造更優的營商環境。
雪瑾: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首席主持人
客觀說,奉城鎮距離中心城區還是較遠的。留住人才,除了靠產業、靠政策,生活環境也很重要。奉城鎮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定位,是臨港新片區三大功能核心之一。讓企業人才宜居,你們有什么好辦法?
韓冬梅:
奉賢區奉城鎮黨委書記
制定細致豐富的人才培育計劃。實施“七色花”“星火工程”等計劃,建立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留德分會交流基地,對接賓夕法尼亞大學等海外資源,通過聯誼、研討活動吸引高層次人才。
建設完善優質的生活配套。德濠金午、奉緣閣青年公寓可拎包入住,配套清美超市、健身房等設施,華東理工大學附屬曙光中學、金薔薇幼兒園等優質教育資源集聚,九院奉城分院(二甲醫院)及新建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保障醫療需求。
包智明:
在奉城就業的清華大學畢業生
作為區域人才政策的受益者,奉緣閣青年公寓的綜合配套與社區氛圍,切實增強了青年人才的歸屬感與融入感。
公寓內部設施齊全,底層商業配套完善,有效保障日常生活便利性。村工作人員態度親和、服務熱忱,讓外來人才感受到“第二故鄉”的溫暖。期待在后續工作生活中,與區域發展同頻共振,共同見證奉城在產城融合與人才生態構建中的新突破。
市民:
中海戈雅園業主
奉城交通較為落后,希望航頭地鐵站南延至奉城,改善去市區極限通勤問題;小區周邊商業少,希望奉城商業中心推進落地或小區周邊有個超市、菜場;洪廟工業園區部分企業存在排污、噪音擾民及周邊河道污染問題。
韓冬梅:
奉賢區奉城鎮黨委書記
在軌道交通建設方面,南楓線市域鐵路已開工建設,通車后將大幅縮短通勤時間。奉賢區正爭取浦南線(27號線)設站奉城,曹奉線也有接入奉城的規劃。
對于部分新建小區存在商業配套不足的情況,奉城將商業設施建設列為重點招商工作,積極引入大型商超及便民業態。調研中海戈雅園等小區居民需求,因地制宜增設農民自產自銷點位。
針對洪廟工業園區存在排污、噪音擾民及河道污染問題。奉城鎮安監部門對中海戈雅園周邊進行晝夜走航監測,監測數據總體無異常,同心港斷面檢測數據正常。下一步,安監部門也將加強日常巡查,堅守生態底線,統籌企業發展與居民需求,以“零容忍”態度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營造安靜、安全、清潔的居住環境。
華女士:
奉城老街居民
這幾年臺風天奉城老街里經常水漫金山,護城河的水都倒灌到我們家里,這個情況怎么解決?
韓冬梅:
奉賢區奉城鎮黨委書記
奉城鎮老城始建于明代,現存大量歷史建筑,地下管網多為早期設施,部分甚至沿用至今。近年來,因房屋翻建、管網老化等原因,雨污混接、排水不暢等問題凸顯。為破解這一難題,政府歷時5年,邀請全國權威專家論證,最終確定采用負壓排水系統進行改造——該技術通過新建獨立污水管網,以負壓抽吸方式集中收集污水,輸送至市級統一納管處理;原有雨污合流管道經修復后專用于雨水排放,通過清淤擴容提升排水能力。項目于去年年底啟動建設,目前已經完成竣工驗收。
雪瑾: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首席主持人
奉城的未來需多元力量協同共進,心往一處使,方能開創光明前景。本次直播即將落幕,但民生溝通與發展建言的渠道始終暢通,期待市民持續通過各類途徑集智獻策,共同推動奉城建設。
韓冬梅:
奉賢區奉城鎮黨委書記
奉城歷史底蘊深厚,曾是抗御倭寇的“英雄之城”、堅守信仰的“初心之城”,當下更要成為追夢未來的“奮斗之城”。未來,奉城鎮將逐步建設成為上海南部的先進制造業承載區、產城融合示范區、生態農業休閑區和宜居宜業宜游的新片區未來“心”城。未來已來,奉城鎮將積蓄力量、接力奮斗,跑好新時代改革之路的接力棒,傳承一代代奉城人民的光榮與夢想,賡續紅色血脈,再創歷史輝煌!
報送: 季雨誕(奉城鎮)
編輯:王鵬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