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5月28日電 (記者 李姝徵)為引進更多海內外優秀青年人才來浦東,浦東新區在高水平改革開放推進會上重磅發布《浦東新區關于支持青年人才創新創業的若干措施》(簡稱浦東“青創15條”),并于5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針對青年人才最關注的創業和居住成本高,推出“兩個100萬方低租金空間”。
28日下午,記者從浦東新區召開的“兩個100萬”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政策實施以來,已有1000余人提交申請,100余人已完成簽約,其中碩博士學歷占比86%,留學生占比30%。
上海市浦東新區區委組織部(區人才工作局)人才工作一處副處長張璞楠介紹,“青創15條”推出五方面共15條措施,具體是提供創新創業“首站”服務、集聚青年科技人才、全方位支持創業發展、營造高品質安居環境、提供優質便捷服務等,著力打造青年人才“創新創業第一站”。其中,針對青年人才推出“兩個100萬方低租金空間”。
圖為張江藥谷公共服務平臺(二期)。(上海市浦東新區政府新聞辦供圖)
第一個100萬方,即3年內推出100萬方以上日租金不超過1元/㎡的創業空間,今年計劃推出30萬方以上,目前首批已推出129個創業空間。這些空間特點突出:首先是空間布局優,以張江科學城為主,也包括金橋、外高橋、陸家嘴、世博、度假區等;其次是聚焦重點產業,如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此外,專業服務能力強,其中包括一批國家級、市級孵化器,比如張江藥谷、浦東軟件園、張江高科895孵化器、莘澤智星港等,除了入駐成本低之外,還能為青年人才創業項目提供投融資對接、上下游資源鏈接、共享實驗室等公共服務。“近1個月來已吸引了一批青年人才科創項目洽談入駐。”張璞楠說。
第二個100萬方,即3年內推出100萬方以上的月租金不超過2000元的青年公寓,今年計劃推出8000套以上,目前首批已推出優質房源項目14個,分布在產業集聚、人才集聚、交通便捷的區域,如張江、陸家嘴、唐鎮、康橋、外高橋等,并配備了專門的服務團隊,在看房、協助辦理入住等方面做好服務,提升青年人才入住體驗感。
圖為浦發集團旗下“浦發有家”青年公寓。(上海市浦東新區政府新聞辦供圖)
上海市浦東新區建交委住房建設和保障管理處副處長程嬰介紹,該政策實施以來,已有1000余人提交青年公寓的申請,100余人已完成簽約,其中碩博士學歷占比86%,留學生占比30%,畢業院校包括新加坡國立大學、北京大學、香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浙江大學、慕尼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上海科技大學等,入職企業集中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計算機通信等產業領域,如中芯國際、華勤技術、ABB、百度、藥明康德、智元新創、傅利葉智能等。
除了“兩個100萬方低租金空間”之外,浦東的人才新政還包括其他一些亮點。
在創新創業首站服務方面,浦東進一步強化“浦東國際人才驛站”服務,為有意愿來浦東創新創業的青年人才提供短期免費住宿與最長6個月的免費創業過渡空間,并開展政策咨詢、投融資對接、城市體驗、社群活動等。據悉,近1個月來已有300余名青年人才提出申請,其中100余人入住張江納仕國際社區、城投寬庭張江社區等優質房源。
同時,通過舉辦“青年人才直通車”系列活動,為重點專業學生與浦東重點產業用人單位搭建對接平臺。今年5月,“直通車”已赴北京、杭州舉辦專場,按照“直通車”春季推介、暑期浦東行、秋季校園招聘“三部曲”引才模式,深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浙江大學重點專業院系開展政策推介,合見工軟、維亞生物等用人單位都推出優質招聘崗位,還邀請青年人才暑假期間來浦東考察體驗、實習實踐,已有近200人報名。
此外,青年人才如到張江科學城創業還有疊加支持,高成長性項目可獲得3年最高300萬元的創業補貼,近1個月來已有10余個項目申報。
近年來,浦東新區按照上海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戰略部署,全力打造國際人才發展引領區,構建“1+1+N”人才政策體系,推出全球引才伙伴計劃(GTP)、浦東國際人才港論壇等引才平臺,不斷優化人才服務體系。目前,浦東新區人才資源總量超過200萬人,三大先導產業人才約40萬人,金融人才約35萬人,航運人才約23萬人,初步形成全球高端人才集聚、海內外人才融合發展、創新活力競相迸發的人才高地。(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