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2025年度“婦幼健康看中國”宣傳推進活動(南通站)暨“智啟生命新程 創領婦幼未來”主題交流會議在江蘇省南通市舉辦。圓桌討論環節,多位婦幼保健機構管理者圍繞“如何助力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提高婦幼健康服務能力,優化全生命周期服務鏈條,進一步提升婦女兒童健康獲得感”表達觀點、分享經驗。安徽省阜陽市婦女兒童醫院黨委書記李忠民擔任主持。
隨著婚育觀念轉變,高齡孕產婦占比呈上升趨勢。江蘇省常州市婦幼保健院院長劉志偉介紹,針對高齡孕產婦生育痛點和難點問題,常州市婦幼保健院與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組建緊密型醫療集團,借助綜合醫院提升救治能力,高齡孕產婦出現復雜病情時,無須緊急轉院就能獲得多學科專家的聯合診治。
劉志偉同時提到,高齡孕產婦容易出現情緒問題。為此,該院將孕產期抑郁篩查納入常規孕產期保健和產后訪視,進而早期識別孕產婦心理健康問題,及時予以干預或轉診,同時將抑郁、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作為孕婦學校線下、線上健康教育的重點內容,對孕產婦進行個性化“一對一”心理疏導。
在陜西省安康市婦幼保健院黨委委員、副院長黨峰看來,進一步提升婦女兒童健康獲得感,需要著重呵護“特殊群體”。
陜西省安康市地處秦巴貧困山區,農村地區留守兒童較多,安康市婦幼保健院開展的“預防—篩查—干預—訓練”全鏈條、全周期兒童保健服務為孩子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黨峰說,兒童營養門診開展體格生長監測和全面營養評估,將有效降低兒童佝僂病、缺鐵性貧血等疾病發生。心理行為門診運用心理測評量表,結合行為觀察,多維度評估兒童心理發育狀況,及時發現焦慮、抑郁、發育遲緩等心理行為問題,有針對性地提供心理疏導。康復訓練中心組建專業團隊,為篩查異常兒童提供系統、規范的康復訓練治療,并幫助留守兒童申領殘疾康復訓練救助金,確保相關服務均等可及。
“堅持臨床與保健、中醫與西醫并重,才能更全面地回應婦女兒童多元化的健康需求。”山東省濰坊市婦幼保健院黨委副書記呂偉彬介紹,濰坊市婦幼保健院主動求變,瞄準中醫藥融合發展的切入點,充分整合院內中醫資源,打造集中醫診室、名老中醫工作室、健康調理養生區、中醫婦兒診區、中醫治未病區為一體的國醫堂;緊盯中醫藥融合發展的著力點,積極推動“中醫服務進病房”模式,在兒童呼吸及消化系統疾病、多動癥等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女性卵巢功能早衰、復發性流產等方面,開展中醫適宜技術20余種50余項。打通中醫藥融合發展的關鍵點,開展“孕程無憂”中醫特色服務,覆蓋孕期、分娩及產后等不同階段,開展“中醫護苗”兒童健康提升行動,針對兒童常見病實施小兒推拿、藥浴足浴等中醫特色服務,開展“女性芳華”中醫協同服務,將中醫調理與西醫治療相結合,并應用于痛經、月經失調、婦科腫瘤等疾病中。
文:趙星月
編輯:肖薇
審核:劉志勇 牛煜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