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開幕,超12萬件文化產品和4000多個文化產業投融資項目在現場進行展示與交易。鼓聲咚咚,舞步鏗鏘。開館首日,山西展館人氣爆棚,眾多客商紛至沓來。晉城展區內,10家參展企業攜800余件文創精品強勢集結、驚艷登場。厚重的鐵貨、瑰麗的琺華、柔婉的潞綢競相綻放,將晉城市千年文脈與匠心技藝娓娓道來。此次參展規模刷新歷屆紀錄,以澎湃之勢亮出文化強市的硬核實力,盡顯晉城市的獨特魅力。
“深圳文博會素有‘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之稱,今年已經是我們第12次參展,這既是宣傳產業文化的絕佳窗口,也是難得的學習契機。”晉韻堂古澤州鐵貨開發有限公司營銷經理郭振華介紹道,為備戰此次展會,企業早早收集“鐵粉”創意“投稿”,緊扣爆火的《黑神話:悟空》游戲中的晉城元素,匠心打造“悟空”“亢金龍”“翼火蛇”等文創擺件。這些新品尚未正式上架,便已收獲眾多訂單意向。作為“中華老字號”,晉韻堂不僅是深圳文博會的“常青樹”,更成了《黑神話:悟空》游戲玩家的“心頭好”。展會現場,不少游戲迷舉著手機截圖比對實物,驚嘆“角色像從屏幕里走出來了”;海外收藏愛好者也紛紛駐足,表達將東方奇幻文化推向世界的強烈意愿。談及工藝難度,郭振華透露:“這些擺件的制作工序比我們的‘當家產品’鐵壺更為復雜。從設計圖紙到成品出爐,需耗時小半年,且成品率僅20%。”文創熱度持續攀升,憑借傳統匠心,晉韻堂為數字IP注入非遺活力,讓晉城故事借著“悟空”熱潮再度破圈,也成為此次文博會上亮眼的文化符號。
既有“常青樹”,也有“燎原火”。山西福南春山茱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參展,帶著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讓可口的山茱萸餅、山茱萸原漿等產品火爆出圈。“早在周朝,山茱萸就被當作不可或缺的美果。秦漢時有了插戴山茱萸的習俗,寓意吉祥。尤其是每年的重陽節更離不開茱萸,我們推出的一系列山茱萸產品,包括周邊文創產品,如繡有茱萸紋的衣衫等,都是傳承和弘揚中華孝道文化的一種方式。”提及山茱萸文化,銷售經理段紅梅變成了“話癆”,我們沿襲古人重陽食用山茱萸的傳統,選用道地生長、天然野生的山茱萸果,采用水浸提、低溫真空濃縮技術制成山茱萸提取物,保留了山茱萸的有效成分,經過科學配伍制成山茱萸植物飲品。截至開館首日下午4點,山茱萸系列產品已銷售破萬。
與前兩家企業不同,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孫軍偉“蟄伏”十余年,此番帶著他的精美佳作參展,除了以往的布貼畫,他還結合陵川當地的中藥材制作了香包,精美的胸針、亮麗的發釵、古典的團扇等傳統手工藝品受到眾多客商推崇。
“傳統技藝要傳承,但更要創新,才能跟上時代潮流。”他說,這些年,他一直琢磨著如何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理念相結合,對“陵川布貼畫”也進行了諸多改良和創新,不僅追求“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藝術風格,也在畫面中不斷開拓新意境。“陵川布貼畫”歷史久遠,明清時期多為家庭婦女做針線活時用在腰兜、鞋子、衣服、小孩兒帽子以及家庭日用品、裝飾品等上面的裝飾,現在已經逐漸演變為以布為原料的獨立門類的民間傳統工藝。在展臺前,孫軍偉小心翼翼地取下幾件腰兜作品,這是來自浙江的一位客商張先生已經下單的產品,俊俏的小老虎、靈動的小蛇,讓有收藏愛好的他心動不已,得知現場只有三件,剩余的七件需要隨后郵寄,張先生立刻留下了聯系方式。“原本我怕這種產品市場接受度不高,就只帶了3件做展示,其實原本是一套一共10件,沒想到真有人喜歡,這十幾年沒白研究,參加文博會真的會有驚喜”。他告訴記者,如今,在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都會成為他的創作靈感,作品的創作題材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不僅有濃郁的陵川特色,也更符合大眾審美。有了底氣,他才敢帶著作品重返文博會,在眾多展品中一吐芳華。
據了解,本屆文博會線下參展企業3300家,比上屆增加224家,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港澳臺地區全部參展,并吸引來自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的305家展商參展。
來源:太行日報
編輯:李舒婷
初審:李鵬飛
復審:郝星潔
終審:王國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