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北京意象·活力通州”大型美術創作活動在北京大運河文化旅游景區啟動。本次活動由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北京市通州區委、通州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共北京市通州區委宣傳部、北京美術家協會、通州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通州區文化和旅游局承辦。
活動授旗儀式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北京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表示,“北京意象”是描繪北京文化基因與時代精神交融的重要品牌,也是首都文化藝術生活中的一道亮麗風景。在全力推動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浪潮下,“北京意象”走進通州,既恰逢其時,更順應發展大勢。他希望廣大美術家以丹青為筆、以時代為墨,用精湛筆觸生動展現通州的時代風采與文化底蘊,通過深入采風,創作出更具底氣、更接地氣、更顯生氣的優秀美術作品,為推動通州高質量發展注入文化新動能,為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貢獻美術新力量。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孫綠綠作為畫家代表發言。她談道:“‘北京意象’美術創作工程不同于普通的寫生創作,它要求我們以歷史學的嚴謹梳理文化脈絡,以社會學的敏銳捕捉時代脈動,以詩人的抒情創造多元藝術語言,從一次次的采風創作中不斷提升自己。首都畫家們應踐行‘深扎’的創作理念,走遍通州的街巷阡陌,用心靈感應通州的活力,用藝術語言書寫新的傳奇。”
通州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劉巍表示,作為通州的文藝工作者,身處通州區發展歷史與未來交匯點,既是時代巨變的見證者,更要成為文化繁榮的踐行者。未來將立足本土,凝聚力量,在與北京美術家協會的通力合作下,全力以赴把本次活動承辦好,推動通州文藝事業發展。
采風活動合影
啟動儀式后,50名藝術家率先開啟大運河采風之旅。他們漫步于大運河景區的三廟一塔、大光樓,穿梭于運河商務區的現代樓宇間,探訪承載歷史記憶的漕運碼頭,領略月島聞鶯等秀麗景致。藝術家們以此次采風為靈感源泉,用筆墨描繪運河的靈動與城市的脈搏,創作出反映時代面貌的優秀作品。
未來兩個月,主辦方將組織百余名畫家分15組接續采風,圍繞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深度挖掘通州區的歷史文化與人文風貌。創作將聚焦“活力副中心”“運河之上”“沃野田園”等主題,全面展現副中心建設成就與歷史文脈保護成果,立體宣傳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形象。
屆時,經專家評審遴選的百余件優秀美術作品,將于2025年底在中國美術館集中展出。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編輯 | 閆天蒙
制作 | 閆天蒙
校對 | 安亞靜
初審 | 李振偉
復審 | 馬子雷
終審 | 金 新
《中國美術報》藝術中心內設美術館、貴賓接待室、會議室、茶室、視頻錄播室,背靠中國國家畫院,面臨三環,功能齊全、設備完善,誠邀您到此舉辦藝術展、品鑒會、研討會等活動。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54號
聯系人:王會
聯系電話: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國美術報》為周報,2025年出版44期。郵發代號:1-171
1.全國各地郵政支局、郵政所均可訂閱,264元/年
2.直接向報社訂閱,發行聯系人:吳坤 電話: 13071178285
新聞熱線
電話:010-68469146
郵箱:zgmsbvip@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