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程墨 通訊員 陸慧)川江號子的吶喊撞上搖滾鼓點、黃梅戲的水袖挽住爵士節奏、楚辭的吟誦融入現代播音腔……近日,武漢商貿職業學院現代藝術與教育學院以一場跨界融合的課程思政教學成果展,為2025年職業教育活動周增添亮點——11個特色教學項目,180余名學子通過沉浸式展演,讓非遺文化在職業教育課堂中煥發新生,詮釋“傳統活化+現代演繹”的教學改革實踐。
在《川江號子》器樂合奏中,編鐘的遠古回響與電吉他的現代聲浪交織激蕩,三峽纖夫穿越千年的吶喊經由搖滾編曲煥發新生?!拔覀儽A袅嗽鷳B的調式結構,進行現代創作?!币魳繁硌輰I學生王昊現場演示著改編手稿,泛黃的號子樂譜與電子合成器的熒光屏形成時空對話。
舞蹈《采茶姑娘》的創新更令人耳目一新:LED屏將舞臺化作延展的茶山,舞者足尖輕點處泛起陣陣“漣漪”,AR技術讓茶葉嫩芽隨手臂舒展生長?!斑@版編舞把‘天人合一’的哲學觀轉化成肢體語言?!本帉Ы處熤钢鴮崟r動作捕捉系統解釋,傳統文化正通過數字技術找到年輕化表達路徑。
這些精彩節目的背后,是整個教學團隊的辛勤付出與奇思妙想。他們深入荊楚大地,從廣袤土地中汲取藝術養分,播音與主持專業師生赴秭歸采風,將采風實踐融入到音樂表演和舞蹈表演,以景結情,朗誦者們配合上橘樹、江水、山巒等自然意象,“這次采風帶來的深刻體驗讓我明白,文化的生命力,藏在每一處煙火人間里,要去聽、去看、去記錄,才能做到將采風實踐中的所見所看融入到表演之中?!辈ヒ糁鞒謱I大一學子張悅悅展示著采風日志里記錄的內容。
據現代藝術與教育學院副院長沈威介紹,學院正在全力打造“采風—創作—展演”實踐教學閉環,以真實項目驅動教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不僅專業技能飛速提升,更在不同藝術形式的碰撞中深化文化認知,找到獨特藝術表達視角,激發無限創新能力。
作者:程墨 陸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