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如何“武統”臺島,互聯網上一直有一種說法,那就是可以對臺島“導彈洗地”。解放軍通過強大的導彈火力,就可以對臺島進行持續的壓制,從而完成統一。
那么當統臺戰役真的打響時,我們又真的能只依靠“導彈來洗地”嗎?
對此只能說,如果有這種想法的話,還是得醒醒了。
解放軍的導彈
導彈洗地的戰術不可靠
從俄烏戰爭的經驗來看,如果解放軍武統臺島,不能只靠導彈。如果“導彈洗地”,可能8000枚東風導彈都不夠。
2023年7月份,智庫組織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就報告稱:俄羅斯從俄烏沖突開始到當時的這一年半時間里,消耗了大約5000枚導彈。
俄軍使用戰術導彈
但是在2023年7月份的時候,俄羅斯在戰場上面臨的局勢卻并不理想,當時的俄軍依舊在艱難的一點一點啃烏軍的防御,活脫脫的將一場21世紀的戰爭打成了類似于一戰的“塹壕戰”。
而俄軍當時使用大量導彈的效果之所以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很多人錯誤的高估了導彈的威力。
我們排除掉核導彈這種“非常規武器”,正常的導彈實際上在爆炸威力上都并不算大。
俄羅斯的伊斯坎德爾導彈
像俄羅斯常用的伊斯坎德爾導彈,彈體的長度為7.2米,直徑為0.95米。從體量上來說是一款不小的戰術導彈了,但是這么大一個導彈,其彈頭裝藥量也才480公斤左右,和一枚500公斤級航彈差不多。
相比較之下,像俄羅斯常用的KAB-500KR型500公斤級航彈,長度為3.05米,直徑為0.35米。
俄羅斯KAB-500KR型500公斤級航彈
從體積上來說,像伊斯坎德爾這種比較大的戰術導彈,體積遠大于500公斤級航彈,但是二者的爆炸威力卻差不多。
如果是歐洲風暴之影巡航導彈,或者是美國戰斧導彈這種體積更小的巡航導彈,其彈頭裝藥量會更低,爆炸威力會更小。
風暴之影巡航導彈
因此能看出對敵人使用一枚戰術導彈,實際上毀傷效果和對敵人使用了一枚大當量航彈差不多。
如果說各位認為8000枚導彈能左右戰場局勢的話,那么“8000枚大當量航彈”,是不是聽起來就不像能左右戰場局勢了?
說到底,導彈這玩意就是一枚“航彈”下面焊了個火箭推進器,再加上一些制導裝置,從而能夠自己飛出去。因此那些防備航彈的戰術,對付導彈也能發揮顯著效果。
比如說修建地下工事,對方不使用鉆地彈的話,不管是導彈還是航彈都無法有效毀傷。
對于地處一線的士兵來說,藏在地下也能有效防止導彈或者大當量航彈的打擊。
像當年二戰中的硫磺島戰役,美軍為了打擊硫磺島上的日軍,在正式登陸前幾個月就在轟炸硫磺島。
到美軍正式登陸硫磺島前,美軍前前后后用軍艦、艦載機對硫磺島投擲了超過2.4萬噸的航彈、炸彈。但是因為硫磺島上的日軍幾乎挖空了山體全部藏在地下,導致美軍的轟炸收效甚微。
轟炸硫磺島
因此“導彈洗地”這戰術在大范圍、高烈度的戰爭中,能起到的效果一般會非常有限。
導彈有打擊速度快的優勢
當然,這也并不是說在“武統臺島”這件事上導彈發揮不了作用。相反,解放軍真武統臺島了,手里的各類導彈會成為相當關鍵的武器。
因為導彈有一項其它武器無論如何也比不上的優勢,那就是打擊速度。
導彈打擊速度快
像解放軍手里的東風-17導彈,作為一款最大速度超過5馬赫的高超音速導彈,這款導彈從大陸發射到打擊到臺島,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
相比較之下,大陸這邊起飛一架戰機去轟炸臺島,從戰機起飛到導彈落地需要半小時或者更長時間。
導彈打擊速度快可以帶來另外一個優勢,那就是在敵方反應過來對其進行更大范圍和烈度的打擊。
而敵方在沒有反應過來如果受到猛烈的打擊,肯定會有一段時間處于摸不著頭腦的狀態。這時候進攻方如果能發動更猛烈的打擊,那么就能輕松的撕開敵方的防線。
導彈可以快速壓制目標
舉例來說,假設解放軍要對臺島進行登陸。那么解放軍可以先行使用導彈拔除掉臺島灘頭的各種火力,然后解放軍地面武裝力量趕緊登陸。
在解放軍的導彈進行打擊后,臺島灘頭的武裝力量顯然無法快速的恢復并組織防線,這時候面對解放軍大規模登陸部隊,其自然無法擋住,這時候解放軍就可以實現快速登陸。
除開灘頭火力外,像指揮部、雷達站、通訊基站等設施,都可以通過導彈快速拔除。
導彈打擊后能讓敵方軍事節點短暫失去功能
之后其它規模更大的軍事力量能及時跟上,整個臺島的防線都會被解放軍撕開,那么解放軍快速控制臺島就會非常容易了。
后續壓制需要轟炸機
當然,在導彈進行“武統臺灣”初期的打擊后,導彈就不會再大規模使用了。這背后的核心原因是導彈的價格非常昂貴。
如果解放軍在軍事行動初期,拔除了臺島上幾乎所有軍事節點,并順利的摧毀了島內武裝的組織能力,那么后續就不需要再對臺島使用導彈了。這時候解放軍采用轟炸機就能壓制臺島上所有軍事節點。
轟-6機群
當前解放軍裝備有超過200架的轟-6,假設這些轟-6有60%的完備率,每架轟-6能搭載7噸航彈執行打擊任務,那么這就是至少840噸的航彈。
以“一枚導彈彈頭裝藥量500公斤”算,這等效于1680枚導彈的打擊效果。
能看出采用轟炸機對目標進行轟炸,是比用導彈進行打擊更有性價比的選擇。
不是導彈用不起,只是轟-6更有性價比
當解放軍壓制臺島后,導彈打擊速度快的優勢就沒太大用處了,這時候就需要大量轟炸機掛載航彈,實現廉價、龐大的打擊。
信息來源:
【1】中國青年報·《西方專家:俄羅斯導彈庫存遠未耗盡》
【2】參考消息·《智能炸彈,俄軍終于用得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