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慶節,云南昭通的街頭洋溢著節日的喜慶氛圍,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的身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鏡頭定格下他站在街巷中的模樣:歲月在他臉上刻下深深的皺紋,卻難掩眉眼間的沉穩氣質,一身簡約的休閑裝,襯得這位老者既親切又帶著幾分獨特的氣場。誰能想到,這位看似普通的老人,竟是有著非凡身世——他正是民國時期“云南王”龍云的第七子龍繩德。
彼時正值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遠居美國的龍繩德懷著對故土的思念,踏上了回昭通探親訪友的旅程。在當地相關部門的陪同下,他饒有興致地重游故地,漫步在昭通古城的陡街、云興街,青石板路上仿佛還留存著兒時的記憶,街邊的一磚一瓦都勾起他無盡的感慨。
說起龍云,在民國時期的云南乃至整個中國近代史上,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作為彝族人,龍云生于云南昭通的大山深處,從滇軍一名普通小兵起步,憑借著過人的膽識與智慧,一路成長為軍閥唐繼堯的得力助手。唐繼堯下臺后,龍云接過主政云南的重任,開啟了長達18年的治滇歲月。他性格剛毅直率,說話做事雷厲風行,但這并不意味著他缺乏謀略。在復雜的政治局勢中,龍云以鐵腕手段平衡各方勢力,將云南治理得井井有條。
雖然身為軍閥,但龍云始終心懷家國大義。抗日戰爭爆發后,云南作為抗戰大后方,他積極響應號召,全力支持抗戰。不僅迅速組織滇軍奔赴抗日前線,還大力修筑滇緬公路,保障抗戰物資運輸線的暢通,為抗戰勝利立下汗馬功勞。
然而,抗戰勝利后,蔣介石卻背信棄義,使用陰謀手段逼迫龍云下臺。龍云被迫輾轉于重慶、南京等地,最終在重重危機中設法逃脫特務監控,抵達香港,并毅然宣布起義,選擇站在人民的一邊。新中國成立后,龍云在中央擔任重要職務,為國家建設建言獻策。但在特殊時期,他遭到錯誤對待,內心雖郁郁寡歡,卻從未對自己起義的選擇有過絲毫后悔。1962年,這位傳奇的“云南王”走完了78年的人生歷程,帶著對國家和故土的眷戀與世長辭。
龍云一生子嗣眾多,家族人丁興旺,在一眾兒子中,龍繩德年齡最小,他的前半生也與父親的命運緊緊相連。上世紀50年代初,龍繩德完成高中學業后,便踏入社會參加工作。父親龍云去世后的第二年,他前往香港,在那里成家立業、開創新的事業版圖。憑借著自身的努力,龍繩德創辦了南開女子書院,在教育領域嶄露頭角,事業蒸蒸日上。
步入晚年后,龍繩德始終牽掛著故土,多次回到大陸探親訪友,與家鄉的親友們相聚。如今,已是90多歲高齡的他,見證了龍家從民國時期的輝煌到時代變遷中的起伏,也見證著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