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烏魯木齊京環新銳環境服務有限公司的環衛工人節活動現場,一臺外形 “呆萌” 的環衛機器人 ——“京環小鯨靈” 無人駕駛掃路機正式亮相,這也是烏魯木齊市引進的首輛環衛作業機器人。
5月26日,在高新區(新市區)北區工業園舒心園,烏魯木齊京環新銳環境服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展示無人駕駛環衛作業機器人。
現場,環衛機器人正根據技術人員手機系統發出的指令緩緩移動,底部清掃刷飛轉間,地面落葉、紙屑被精準掃入儲存箱,所經之處潔凈如新。
“京環小鯨靈” 行駛時宛如 “遛彎大爺”,沿廣場道板自動作業。車輛前端與底部的旋轉掃帚協同工作,將垃圾卷入機身垃圾箱。看似悠哉的作業節奏下,其清掃精度令人驚嘆:遇行人或障礙物時,會自動避讓繞行;貼邊清掃時能精準覆蓋道路邊緣最遠死角,實現無盲區作業。
“這臺機器人集成了激光雷達、攝像頭、超聲波等傳感器,搭配高精度定位系統,通過多傳感器融合與完備的軟件安全架構,可自主完成路徑規劃、緊急避障和安全預警。” 烏魯木齊京環新銳環境服務有限公司技術與設備部部長李凌介紹,“手機端可實時監控運行軌跡,通過360° 環視功能掌握作業環境,真正實現了智能、安全、高效的清掃模式。”
5月26日,在高新區(新市區)北區工業園舒心園,烏魯木齊京環新銳環境服務有限公司無人駕駛環衛作業機器人正在清掃作業。
性能方面,“京環小鯨靈” 充電4小時即可連續作業8小時,單臺綜合清掃效率達每小時6000平方米,6小時作業覆蓋面積達3.6萬平方米。機身內置90升垃圾儲存箱與90升水箱,既能清掃落葉、煙頭等垃圾,又能同步灑水抑塵,可替代人工實現24小時全天候響應。
作為該公司引入的首臺無人駕駛清掃機器人,其投用不僅將清潔效率提升至傳統人工的數倍,更顯著減輕了環衛工人的作業壓力,成為科技賦能城市環境治理的創新實踐。
李凌說,未來公司將持續探索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以完善環衛作業模式為目標,擴大機械化、智能化作業覆蓋面,助力提升烏魯木齊城市環境衛生精細化管理水平。
文 圖 /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記者賈夢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