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這幾年隨著哈爾濱旅游出圈,一段令人心痛的歷史也再次被世人所熟知,“731部隊”這個名字刺痛無數的中國人。
大部分去參觀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的人,都無法平靜的從里面走出來,而就在這樣的一個地方,竟然還有人發出了笑聲!
更讓人生氣的是,被人提醒之后,對方竟然還倒打一耙,說出更過分的話。
不合時宜的笑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說的直白點,就是人間地獄的檔案室,每一件展品,每一個名字,都在無聲地控訴著日本軍隊的暴行,那段歷史是拿同胞的血淚和白骨寫成的。
走進這里,你會不自覺地屏住呼吸,腳步放輕,仿佛怕驚擾了長眠于此的英靈,那種壓抑和沉痛,是刻在骨子里的。
而5月24號,這片肅殺之地,闖進了一聲極不和諧的笑,一對男女穿著顏色鮮艷的衣服進入這里,他們與周遭的沉重格格不入,可能他們大概是覺得這“景點”和其他地方沒什么不同。
之后也不知道看到了什么,竟然發出了幾聲輕笑,這樣的環境下,這樣的笑聲仿佛扎進了在場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里,更讓人憤怒的是,他們不止笑了一次。
旁邊一位黑衣女士實在聽不下去了,在她看來,但凡有點良知,有點共情能力,誰能在這種地方笑出聲來?
黑衣女士最終還是上前,輕輕拍了拍那個笑得正歡的紫衣女人的肩膀,想提醒她注意場合。
誰知這輕輕一拍,讓紫衣女人“噌”地一下就炸了,尖聲質問:“你打我干嘛?”還指著監控,說有證據,她被打了,要報警,仿佛黑衣女士不是在提醒,而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兇。
接下來就是一場讓人瞠目結舌的“權利”宣講會,紫衣女人和她的男伴,一口咬定黑衣女士“先動手”,侵犯了他們的“人身安全”。
他們振振有詞,說在陳列館里怎么著是他們的“個人權利”和“自由”,別人無權干涉,更別提“說教”。
“我來不來關你什么事!”“法律規定這里不許笑嗎?”紫衣女人指著黑衣女士憤怒的說道,政協話語讓黑衣女士被氣得渾身發抖。
可那對夫婦一直不依不饒,甚至邏輯還非常清奇,紫衣女人的丈夫甚至冒出一句:“哪有打中國人的?”這話聽著就讓人后背發涼,好像黑衣女士的勸阻,反而成了“中國人為難中國人”。
更讓人無語的是,他們后來還跟了一句“你有本事打日本人去啊”,這些話真的很想讓人看看他們的腦子到底是不是和正常人一樣。
紫衣女人情緒是越來越激動,之后直接口不擇言,“神經病”、“他X的”各種污言穢語都罵了出來,硬要把黑衣女士的善意提醒,扭曲成惡意的挑釁。
現場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想勸,圍觀的游客想拉架,可這對夫婦油鹽不進,認定了自己“有理”,別人都是“多管閑事”。
笑聲激怒全網
這段視頻一上網,好家伙跟炸了鍋似的,網友們幾乎是一邊倒地譴責這對夫婦,有人說:“我上次去,全程眼淚就沒停過,出來之后好幾天都緩不過勁兒,他們居然能笑出來?”
還有人回憶:“小時候去烈士陵園,有個同學嬉皮笑臉,被老師當場罰站,那會兒就懂了,有些地方,不能隨便開玩笑。”
那對夫婦刺耳的笑聲,和他們事后那副“我沒錯”的嘴臉,徹底點燃了公眾的怒火,大家想不通,為什么有人能對民族的傷痛如此麻木不仁?
難道他們不知道731是什么地方嗎?如果知道,那他們的良心呢?如果不知道,那他們來這里干什么?
網絡上憤怒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有人建議把他們列入參觀黑名單,甚至有人開始揣測他們的身份,用上了“行走的50萬”這種網絡黑話。
這話雖然極端,但也反映出大家對守護歷史尊嚴的焦慮和迫切,這事兒早就超出了場館內的一場口角,變成了一個關于民族情感和公共道德的大討論。
結語
那對夫婦,在現場充分展示了他們的“邏輯”和“底氣”后,丟下一句“神經病”,就瀟灑地挽著手走了,留下黑衣女士和一眾圍觀者,在原地錯愕、憤怒、無奈。
他們的離去,并沒有給這件事畫上句號,反而是把一個巨大的問號,甩給了整個社會,在承載著民族苦難記憶的場所,個人自由的邊界到底在哪里?
法律可能沒規定不許笑,但難道公序良俗、民族情感、做人的基本底線,就可以被隨意踐踏嗎?“銘記歷史,勿忘國恥”,這不是一句掛在嘴邊的空話,而是需要融入血液、化為行動的自覺。
對于這對夫妻的行為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參考資料
Na石榴2025-5-24《勿忘國恥#哈爾濱731遺址 #光 你笑還有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