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推進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扎實開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5月22日,商丘市委政法委副書記王亞東帶隊組織黨員志愿者赴睢陽區開展“民法典宣傳月”普法宣傳活動。
王亞東在座談會上指出,開展此次活動既是踐行“人民至上”理念的具體行動,也是推動機關與社區共駐共建、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徑。全體黨員干部要深刻認識普法宣傳的政治意義,把民法典宣講作為夯實基層法治基礎的關鍵工作,主動將政法專業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要緊密結合社區居民實際需求,聚焦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充分發揮青年志愿者貼近群眾、善于運用新媒體的優勢,增強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建立常態化聯動機制,推動法治資源向基層下沉,實現法治宣傳、糾紛調解與社區治理的深度融合,共同提升基層治理法治化水平。
活動現場,黨員志愿者通過設置咨詢臺、擺放宣傳展板、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向過往群眾廣泛宣傳民法典相關知識,引導群眾養成自覺守法的意識,形成遇事找法的習慣,培養解決問題靠法的能力。
下一步,商丘市委政法委、市法學會將以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為載體,持續開展形式多樣的普法宣傳活動,推動法治宣傳進機關、進農村、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單位,讓法真正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
新鄉市
為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深入開展普法宣傳教育,護航轄區企業健康發展,近日,新鄉市牧野區法學會組織青年普法志愿者開展“民法典進企業 護航企業健康發展”主題宣傳活動,對企業進行精準普法。
活動現場,青年普法志愿者結合企業實際需求,圍繞合同簽訂、勞動用工、知識產權保護等企業經營中的高頻法律問題,以真實案例為切入點,詳細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相關條文,提出風險防范建議。隨后,組織企業員工召開座談會,對企業員工在生產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法律問題進行現場答疑釋惑。參與者紛紛表示,“還是這樣面對面的普法好,一些困惑許久的法律問題,在網上查了好久,不如你們現場講得清楚、透徹,感謝你們,希望你們經常來,既能幫我們公司規避法律風險,又能為我們解答法律疑惑問題,我們歡迎!”本次活動共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等普法資料100余份,解答企業職工法律咨詢20余人次。
下一步,牧野區法學會將持續深化“法治護航企業”行動,及時了解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需求,適時聯合其他政法單位進行“會診”,切實為企業發展紓難解困,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優質的法律服務和保障。
五月的陽光灑滿新輝路街道,街道兩旁綠樹成蔭,一幅“民法典與生活同行”的紅色條幅在微風中輕輕擺動,為初夏的社區增添了一抹亮麗的法治色彩。為深入推進民法典學習宣傳,切實提升群眾法治獲得感,近日,新鄉市牧野區新輝路街道基層服務站組織青年普法志愿者,在轄區人流密集區域開展了一場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為主題的普法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青年普法志愿者化身“法律擺渡人”,身著紅色馬甲,手持圖文并茂的宣傳手冊,穿梭在往來人群中。通過“定點宣講+流動服務”相結合的方式,在廣場中心設置法律咨詢臺,懸掛主題橫幅,擺放民法典知識展板,并精心設計“以案釋法”互動環節。通俗易懂的語言搭配真實案例,讓原本晦澀的法律條文變得鮮活起來。志愿者創新采用“案例+法條+維權指南”三維解讀模式,將“書面語”轉化為“家常話”,確保群眾聽得進、用得上。一位帶著孩子的年輕母親翻閱手冊時驚喜發現:“原來孩子打賞主播的錢真能追回!這上面連操作步驟都寫清楚了,太實用了!”
本次活動累計發放《民法典與生活同行》漫畫手冊150余份,接待法律咨詢23人次,解答問題涵蓋婚姻家庭、侵權責任、物業糾紛等8大民生領域。
5月21日,新鄉市長垣市法學會組織青年普法志愿者開展“民法典進企業”暨安全知識與防火演練普法宣傳活動,為企業員工送上實用的“法治安全大禮包”。
活動現場,青年普法志愿者化身“普法攤主”,熱情“吆喝”吸引員工駐足。有的志愿者忙著發放民法典、安全生產法等宣傳手冊,耐心講解民法典中與企業經營、員工權益保障相關的法律條文,以及日常生產中的安全注意事項;有的給員工講解企業經營銷售和安全生產的典型案例,提升員工的法律和安全意識;還有的給員工發放普法小禮品并引導員工關注普法公眾號,方便隨時獲取法律知識。
隨后,一場緊張刺激的防火演練上演。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員工們迅速響應,有序疏散、正確使用滅火器材,在實踐中提升防火應急能力。演練結束后,志愿者還針對演練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點評和指導。
現場氣氛熱烈,企業員工們紛紛表示收獲頗豐。下一步,新鄉市長垣市法學會將持續創新普法形式,以更“接地氣”的方式將法律知識和安全技能送到企業和群眾身邊,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開封市
5月23日,開封市禹王臺區法學會聯合區教體局特邀中共開封市委黨校李孟堯老師開展以“與‘法’同行 守護‘未’來”為主題的專題講座。
本次講座內容豐富實用,緊密貼合中學生學習生活。從名譽權、隱私權保護、肖像權問題,到校園安全中的體育課受傷責任劃分與校園欺凌法律后果;從家庭關系里父母離婚對子女的影響、零花錢使用權益,到網絡時代的網絡侵權案例剖析、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李老師通過生動的案例,把晦澀難懂的法條轉化為通俗易懂的知識,助力師生深入理解法律要點,增強青少年法治意識。
法律護航成長,法治點亮青春。此次講座為師生打開了認識民法典的窗口,幫助大家學會用法律守護自身權益。下一步,區法學會持續深化“民法典宣傳月”系列活動,創新普法形式,擴大法治教育覆蓋面,推動法治精神在全區落地生根,為禹王臺區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5月23日,杞縣政法委、縣法學會等單位走進杞縣大同中學,聯合開展了一場以“與法同行 守護未來”為主題的法治報告會。本次法治報告會邀請市法學會民法典講師團成員、中共開封市委黨校法學教研室教師李孟堯主講。
報告會上,李孟堯老師圍繞民法典的重要性闡述、民法典的編纂結構與涵蓋范圍和民法典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條文和案例三方面內容進行了講解,李老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有趣的案事例,講解了民法典中關于未成年人民事權利義務的相關規定,并緊扣民法典中關于未成年人的人格權保護、校園安全、校園霸凌、未成年人民事責任能力、網絡時代的侵權防護等多發性問題進行了以案釋法、以案明理。講解中,李老師通過現場互動問答形式,讓同學們參與到法律案例的分析當中,提高了他們的學法積極性,真正實現了法律知識入腦入心。
報告會結束后,青年普法志愿者向學生贈送《青少年法治教育讀本》、筆等600余份學習用品。下一步,杞縣將以“民法典宣傳月”為契機,不斷創新法治宣傳形式,廣泛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讓法治種子在青少年學生心中生根發芽,護航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
為進一步宣傳民法典,充分發揮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保障企業發展的職能作用,5月23日,杞縣法學會、縣司法局聯合開展以“學習運用民法典 領航企業新發展”專題宣講活動,本次宣講活動邀請市法學會民法典宣講團成員、中共開封市委黨校法學教研室教師李孟堯主講。
講座中,李孟堯老師結合民法典中合同的效力、勞動用工、知識產權保護等內容,重點解析了勞動合同的簽訂與履行注意事項、工傷認定新變化、企業商業秘密保護、軟件使用的合規性等法律問題,在互動答疑環節,企業職工就自身遇到的法律問題踴躍提問,李老師通過以案釋法的方式進行了一一解答。
本次宣講活動發放《民法典常用法律知識問答》等宣傳資料100余份,活動的開展增強了企業職工的法治意識,提高了企業運營的風險防范能力。下一步,杞縣將繼續深入推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傳進企業工作,持續深化“民法典宣傳月”活動,為優化企業法治化營商環境貢獻力量。
許昌市
近日,許昌市魏都區法學會組織青年普法志愿者到西大街街道辦事處開展“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
講座中,青年普法志愿者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核心要義,根據本轄區所處的特殊位置及常遇到的法律問題重點剖析了公共服務、民生保障等相關條款,并通過典型案件分析、深入淺出地闡釋了民法典對規范行政行為、保護群眾權益的指導意義。此次講座兼具理論高度與實踐嘗試,對基層干部規范工作程序、化解矛盾糾紛、提升服務水平具有重要指導作用。會后,各社區干部和法律工作者就各自在工作崗位中遇到法律問題進行了互動。
洛陽市
近日,嵩縣組織青年普法志愿者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民法典系列宣傳活動。
活動中,青年普法志愿者先后走進城關鎮農貿集市、九皋鎮、企業、嵩縣實驗一小等地,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民法典普法宣傳。在集市,普法志愿者現場接受群眾法律咨詢并向群眾發放《民法典與生活同行》《民法典常用法律知識讀本》等宣傳資料;在九皋鎮,組織開展民法典專題講座暨法律明白人培訓,圍繞農村土地承包、宅基地糾紛、婚姻家庭、繼承等常見法律問題進行細致的講解;開展“民法典進企業”普法宣傳活動,通過提供法律咨詢、開展法治體檢、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為企業送上“法治大餐”;在嵩縣實驗一小,普法志愿者結合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和生活實際,圍繞校園安全、校園欺凌、防溺水等方面,詳細解讀了相關的法律規定,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生動有趣的法治課。
此次民法典系列宣傳活動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切實提高了民法典的知曉率和普及率。
為將法治精神融入群眾生活,5月21日,宜陽縣法學會組織基層法律服務站開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普法宣傳活動。
在柳泉鎮法律服務站開展的活動中,青年普法志愿者借助“小滿會”契機,以現場擺攤說法的形式將反詐騙、婚姻家庭、土地糾紛、非法集資、勞動爭議等常見法律問題向群眾進行剖析解讀,并走進集市,向商戶、攤主、群眾發放普法宣傳冊,為大家講解民法典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引導群眾學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在高村法律服務站,青年普法志愿者開展民法典宣傳,對群眾關心的盤活集體資產、發展集體經濟過程的法律風險問題進行現場解答,并發放民法典進農村、民法典進網絡、防詐騙知識手冊共計300冊,為農民群眾保護財產安全,提高經濟收入進行保駕護航。
未來,宜陽縣法學會基層法律服務站將持續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將民法典知識播撒在田間地頭、送到百姓心中。
安陽市
5月23日,安陽縣法學會聯合縣司法局組織青年普法志愿者開展“民法典宣傳月”集中普法活動,推動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
活動通過懸掛橫幅標語、擺放展板、發放宣傳資料、設立法律咨詢臺等多種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過往群眾“零距離”宣講民法典相關知識。青年普法志愿者結合實際案例熱情地為群眾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婚姻家庭、繼承、合同糾紛、侵權責任等方面的法律條文。各參與單位還充分利用各自特色普法資源,大力宣傳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法律援助法、反有組織犯罪法、安全生產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受到了群眾的熱烈歡迎。
活動現場法治氛圍濃厚,吸引不少群眾駐足在展板前認真閱讀,有的群眾還主動向工作人員索要宣傳資料,并就自己遇到的法律問題進行咨詢,青年普法志愿者都給予了耐心細致的解答,并提出專業的法律建議,引導群眾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身權益。此次活動聯合多部門開展,組成宣傳“方陣”,共發放民法典宣傳冊等宣傳品3000余份,解答群眾各類法律咨詢60余人次。
在第五個“民法典宣傳月”期間,安陽縣法學會韓陵鎮基層服務站在韓陵鎮第三幼兒園周邊利用學生下學時間設立“流動普法站”,借普法手冊等普及未成年保護法治知識。
活動現場,青年普法志愿者通過通俗易懂的言語與小朋友進行面對面交流,向幼兒講解涉及防拐騙、交通安全、防火等安全知識,同時向幼兒重點講解了日常行為規范和生活中密切相關的法律常識,例如,獨自在家不能給陌生人開門;出門在外不可以吃陌生人給的食物;跟家長出去游玩走散該如何求助等等。面向家長,普法者聚焦未成年人保護熱點:通過“孩子在校受傷誰負責”“未成年人打賞能否追回”等案例,解讀民法典相關規定,并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傳冊,倡導“依法帶娃”。
本次活動發放宣傳手冊100余本,滾動播放民法典宣傳標語,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讓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真正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