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民法典學習宣傳,增強全民法治觀念,近日,昆明市盤龍區人民法院聯合昆明植物園,創新開展“法護家園·綠意同行”普法活動,以“家庭”為普法單元,通過“答題闖關+情景互動+生態教育”的融合模式,深化民法典普及,筑牢反詐防線,構建法治生態觀,將法律知識融入自然場景,實現“一家庭一課堂”的精準普法目標。
民法典課堂
自然中的法律解碼
干警以植物園特色展區為普法載體,設計“尋寶地圖+法律問答”雙線索任務,在展臺巧妙設置法律謎題,結合植物特性對民法典進行解讀。
“就像桫欏的孢子會隨風飄散,高空墜物可能傷及無辜,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干警們以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桫欏為“活教材”,借助其獨特的孢子囊群結構,形象闡釋高空拋物責任規則,“以植釋法”的講解方式,讓抽象的法律條文變得可觀可感。
干警們在現場設置“移動法律診所”,解答婚姻家庭、繼承公證、寵物侵權等法律問題,并以典型案例加法官專業講解,為咨詢者提供個性化“法律處方”?;顒赢斕?,累計接待咨詢400人次。
反詐防護林
構筑家庭反詐防線
干警們在園區不同地方懸掛創意標語,通過“植物警示語”和情景體驗增強互動性,讓游客在游覽中自然接受防詐提示。
活動現場還設置“家庭防詐能力測試”,通過模擬“養生騙局”“獎學金詐騙”等常見套路,提升群眾識騙能力。多個家庭在參與后表示,這種將學習巧妙融入娛樂的宣傳方式令人印象深刻,防詐知識更易入腦入心。
法治生態圈
播撒法治文明的種子
干警們將普法活動融入生態法治教育,組織進行角色扮演,生動還原一起野生蘭花盜挖案的“庭審現場”,“情景式”學習相關法律知識,增強家長與孩子的法治意識。
“葉子雖小,蘊含的專利價值卻是巨大的?!痹诟删瘋兊闹v解下,大家通過觀察珙桐葉片結構,理解植物基因專利保護法律意義,以寓教于樂的普法形式,讓參與者深刻認識到保護瀕危植物的法律責任。
“年輪刻滿滄桑史,詐騙套路日日新”“蘭花幽谷自芬芳,陌生鏈接莫點擊”……在“最佳生態警示語”評選區,由各個家庭自創的反詐標語既體現植物特色又蘊含法律知識,這種“體驗+創作”的趣味設計,有效實現了普法教育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參與的轉變。
一位參與活動的家長表示:“孩子現在看到珍稀植物都會提醒我們注意保護,這種法治意識的培養比單純說教更有意義?!?/p>
下一步,盤龍法院將持續完善“法治生態圈”建設,讓民法典精神如光合作用滋養民生,使反詐意識似根系網絡守護萬家,譜寫新時代法治社會建設的綠色篇章。
來源 | 盤龍法院
編輯 | 尹潤云
責編 | 王丹妮
一審 | 詹 輝
二審 | 吳 怡
三審 | 劉 欣
【五四青年節】奮斗的人最年輕——致敬昆法青年
【五一勞動節】致敬昆法最美勞動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