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是第五個“民法典宣傳月”。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推動民法典融入校園生活,營造濃厚的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煙臺南山學院組織各二級學院開展形式多樣的民法典宣傳活動,切實推動“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走到師生身邊、走進師生心里。
活動形式
(一)主題班會:深耕法治課堂
各二級學院以班級為單位開展“民法典與我們的生活”主題班會。輔導員結合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場景,圍繞民法典的核心內容(如校園借貸、隱私保護、人格權糾紛等),通過案例講解、情景模擬等方式,生動闡釋民法典作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實踐意義。班會上設置“我問你答”互動環節,同學們積極提問“兼職被騙能否用民法典維權?”等貼近實際的問題,輔導員結合法條逐一解答,引導學生樹立“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的法治思維。
(二)畫布簽名:強化法治承諾
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組織學生在宿舍開展“典亮生活,法護萬家”畫布簽名活動:輔導員結合“借充電寶、共用洗衣機、保管物品”等宿舍場景講解民法典,學生們用馬克筆簽名,部分添加法槌、書本圖標或“民法護權益”等感悟,畫布留存宿舍作日常法治提醒。
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同步開展特色活動:分發“民法典,伴飛青春每一步”定制手冊(涵蓋實習合同簽訂、器材借用等專業場景,以及快遞信息保護、兼職薪資糾紛等通用條款解讀),并組織學生手持手冊在宿舍合影,記錄“學民法、知民法”瞬間。
(三)專題座談:聚焦師生需求
經濟與管理學院組織教師代表、學生干部召開“民法典與校園治理”專題座談會。會上,學院領導領學民法典中與教育領域相關的重點條款(如校園安全責任、教職工權益保障、學生人格權保護等),并結合學校實際案例分析民法典在解決校園矛盾中的應用路徑。師生代表圍繞“學生社團活動中的法律風險”“教師科研合作中的合同規范”等議題展開討論。
活動成效
(一)法治認知顯著提升
通過多形式宣傳,師生對“個人信息保護”“校園侵權責任”等與自身利益相關的民法典條款掌握度大幅提高,更清晰理解“法定權利”與“行為邊界”的關系。
(二)法治氛圍持續優化
校園內形成“談民法、用民法”的良好風氣,近期學生咨詢法律問題的方式從“私下打聽”轉為主動查閱民法典或咨詢輔導員;教師在處理學生矛盾、簽訂合作協議時,自覺對照民法典條款規范流程,推動校園治理向法治化、規范化邁進。
(三)隊伍能力同步增強
參與活動的學生干部、輔導員通過系統學習,法律素養和調解能力顯著提升,成為校園法治宣傳的“主力軍”;職能部門干部在座談交流中強化了“依法決策、依法辦事”意識,為后續將民法典融入學生管理、后勤服務等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本次民法典宣傳月活動緊扣“民”字主題,通過貼近師生的宣傳形式,讓“紙面上的民法典”轉化為“行動中的民法典”。下一步,學校將建立常態化宣傳機制,持續推動民法典與校園生活深度融合,為建設法治校園注入更強勁的動力!
聲明
本文來 源 于煙臺南山學院。以 上圖 文,貴在分享,版權 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僅為作者觀點,并不代表本公 眾號立場。如涉及版權 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本文編輯:小機靈兒
責任編輯:林美妮
山東教育發布 |
| | | |
投稿/新聞線索/爆料視頻
一經采用將獲得線索獎勵
點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