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繼續在中國大地上馳騁。
從大孝子們把張家界當作父母的人生景點,一生必須帶著父母來一次,到水光肌(指代韓女)和牛舔頭(指代韓男)把飛到上海當作周末游,吃完了羊肉串逛大潤發喝國產小野酒。韓國人在韓版小紅書(ins)上寫滿了中國玩轉攻略,捧紅了一個又一個你想不到的“中國土特產”。
現在又盯上了江蘇鹽城。
這么近,那么美,歡迎來蘇北。韓國大媽和大爺有自己的周末逛gai景點,他們背著大包,一路向西直達蘇北。截至4月底,鹽城空港口岸今年累計驗放出入境韓國籍人員6000余人次,同比增長61.9%,入境韓國人占全部入境人員的79.4%。
就連鹽城的網友都發現:“怪不得感覺最近出去吃飯腦子亂哄哄的,都是嗓門很大的韓國人,一直在哎一古、哎一古(韓語“哎呦”的意思)。”
不同于韓男韓女的上海打卡攻略越來越長,韓國大媽大爺們來鹽城的目標簡單了當——打高爾夫。
每每到了周二或周六(目前僅有這2天有直飛航班),韓國中年團隊整裝待發,背上快10斤重的高爾夫球包從首爾出發,約2個小時后落地在鹽城南洋機場,緊接著直奔射陽島高爾夫球會。
打一天球約400塊還包頓午餐,200多塊就能解決一晚的酒店錢,這座占地1035畝、球道總長7311碼、擁有18洞72桿20打位的球場,正在成為韓國社交網站上必去高爾夫球場的榜一大哥。
“頭一次知道打高爾夫這么便宜,還以為得跟電視劇一樣,有幾百萬身家才能辦卡體驗。”看到這被韓國人捧紅的國內球場,許多國內網友才知道,原來所謂這傳說的富人運動自己咬咬牙也能體驗一次。
如果說富人運動也有階級劃分,那么高爾夫一定在金字塔上端。嘴里叼著雪茄、手里舉著洋酒,不到八位數的單子進不到高爾夫的談判桌,高爾夫是老白男聚集地,是真正的old money熱愛的運動。
但到了韓國,高爾夫跌落神壇,主要是打的人多。大韓高爾夫協會(KGA)2024年9月的調查顯示,上一年韓國體驗過高爾夫的人數達624.7萬,占韓國成年人的16.9%,受歡迎程度僅次于足球。
僅僅在2007年,韓國投入營業的球場就已經多達280多個,正在修建中的還有122個,總面積相當于首爾市面積的一半。
高爾夫變成【韓國人的乒乓球】,日常打、談戀愛打、搞政治也得打。甚至韓國政壇還有一句坊間名言“不會打高爾夫球,很難擠進議員社交圈”。2008年,時任美國總統布什訪韓時,送出的禮物就是高爾夫球具,甚至還有韓國總理因為貪戀打球丟了工作。
如果說韓國人血液里流淌著冰美式,并且不需要睡覺,那么他很可能半夜還在球場打高爾夫。畢竟,韓國人如此愛打球,但由于地形限制少有室外高爾夫球場。
所以韓國人就開始環亞洲巡打,泰國、越南、菲律賓、日本和中國都是熱門海外打球地,就連中國上榜的城市也好幾個,青島、海南、威海都曾上過推薦榜,而這一次,終于輪到了鹽城。
去過鹽城的人都知道,這蘇北城市韓味兒挺重。
路牌上有韓文標識,城市里有中韓產業園和鹽城東大門,從2002年開始,中韓合資大型汽車企業東風悅達起亞就落地在了鹽城,韓國蔚山廣域市南區與鹽城也是友好城市。在韓味兒最濃的一條街里,聽說韓料的味道不輸給老家韓國。
圖源:小紅書@蛇弟
又近又便宜還有老家的食物和文化氛圍,韓國人這回看上了鹽城球場再正常不過。
眼瞅老家再次走紅的鹽城網友調侃:“南京都市圈上海都市圈都沒帶鹽城,這下可以搞個首爾都市圈了。”
“那不對,應該是【鹽城都市圈】,帶首爾,Make Subei Great Again。”
編輯|橘總
作者|嘴嘴
設計|胖兔
參考資料:
ELLEMEN睿士,《撮合玄彬孫藝珍的高爾夫球,為什么讓韓國人欲罷不能?》,2021.0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