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說,烏克蘭的損失可比法國一戰時大多了,真的是人財兩空。我給大家看看數據:
戰前烏克蘭人口約4600萬至4300萬,至2025年已銳減至約2000萬,部分數據則顯示為3400萬,差異可能源于統計是否包含流離失所者,這人口流失程度遠超一戰法國。
據烏方自己的數據,烏軍總傷亡保守估計死亡超4.6萬人、受傷38萬人。
但俄方統計稱烏軍日均傷亡約1250人,持續三年,累計傷亡或達百萬人。加上約1000萬難民和國內370萬流離失所者,青壯年勞動力大量流失,人口已經形成結構斷層。
烏克蘭司法系統被迫修改征兵政策,通過多次動員強制征兵,已經強制征召婦女和老年人了。
此外,烏克蘭工業生產體系被摧毀,能源設施遭系統性打擊,重建需數千億美元,經濟依附性遠超一戰法國對盟國的依賴。
同時,西方通過“礦產協議”控制關鍵資源,烏克蘭的土地、能源、礦產等等資產基本已經全部抵押給了歐美財團。
如若真如歐美所希望的那樣停戰,烏克蘭的每一個幸存下來的國民都將背負上巨額的戰爭負債,那些在前線活下來的士兵,應該拿不到應有的戰爭補貼,還將面臨國家福利削減和工作崗位消失……
如果有房貸什么的還得接著還,已經有新聞報道過了,前線的烏克蘭大兵收到了自己貸款逾期的通知。
開戰之初烏克蘭的權貴和寡頭們就集體出逃了,像季默申科就跑到迪拜曬陽光海灘了,烏克蘭政權是保護他們的利益的,等到戰爭結束,他們再拿回他們的產權,烏克蘭的人民還剩什么啊?戰爭廢墟和貸款?
根據已公布信息,烏克蘭是拿760億美元的援助,簽1770億美元的賬單,連本帶息背5000億美元的債。
戰后烏克蘭的結局,大體上是優質的東部國國土被切割給俄羅斯,自己最后的資源和優質土地被抵押給美國,烏克蘭還會是那個寡頭政權。
總之,烏克蘭已經是人口空心化、經濟邊緣化、主權碎片化的了。這難道就是開戰之初,島上網軍試圖讓我們羨慕的烏克蘭“光明而美好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