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至26日,第二十一屆深圳國際文博會火熱開展。在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一周年之際,中恒建設集團聯合“樣式雷”古建筑技藝傳承人,在非遺?工藝美術展館以故宮三大殿1:40楠木作大模型為特色,結合“樣式雷”文化科技創新成果,生動呈現傳統建筑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吸引大批觀眾及媒體關注。
中恒建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聶吉利在展會期間接受采訪時,深入解讀了企業將“樣式雷”文化與現代科技融合的實踐路徑。作為擁有45年發展歷程的建筑綜合企業集團,中恒建設工程質量一次性交驗合格率達100%,斬獲6項魯班獎以及1000余項國家及省市級優質工程。如今,企業正以“樣式雷”建筑文化為核心,探索傳統與創新融合的新質生產力發展路徑,成為中華建筑文明精神傳承的踐行者和責任擔當者。
中恒樣式雷地下空間科技用于湖南省洞庭湖區重點垸堤防加固工程。
據介紹,中恒建設以30余年研發積累、近10年4億元投入為基礎,在地下空間領域構建起核心競爭力技術。該技術以中國工程院肖緒文、龔曉南、周創兵等國家級院士為引領,與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全國多所高校合作,形成長螺嵌巖樁、擴底樁等500余項專利及創新成果,廣泛應用在建筑工程、水利工程、港航水運、市政工程、橋梁工程、城市更新及軌道交通、智能停車等重點領域。
該集團還自主研發DFC數字設計平臺,以“軟件+互聯網+智能算法”模式,全方位賦能建筑產業,致力于成為數字建造引領者。同時,作為國內首個將“樣式雷”建筑文化與規劃設計、施工建設、人居環境深度融合的第四代改善型住宅項目,“樣式園”以傳統建筑智慧賦能現代人居,推動文化傳承與居住體驗的雙重升級。
在“樣式雷”的數字文化創意發展方面,中恒建設以“愛”為主線,通過“樣樣” 的奇幻想象與“雷叔”的大國工匠形象,構建“樣和雷”IP矩陣及童話故事體系,立足粵港澳大灣區,推動中國建筑文化的國際表達。
展會現場,“樣式雷”展區以榫卯結構玩具等衍生產品吸引觀眾積極互動。聶吉利表示,本次參展不僅向全球展示“樣式雷”文化與建筑科技融合的創新成果,更通過文博會平臺搭建起文化傳播與技術推廣的橋梁,為推動中國傳統建筑文化走向世界、培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奠定基礎。作為連續三年亮相文博會的企業,中恒建設將持續弘揚“樣式雷”建筑文化,以“大美樣式”文化傳播為載體,不斷推動行業創新發展。(羅實宜)
來源:深圳特區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