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方都市報報道,近日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正式發布。聯合聲明提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中國”)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美國”),認識到雙邊經貿關系對兩國和全球經濟的重要性;認識到可持續的、長期的、互利的雙邊經貿關系的重要性;鑒于雙方近期的討論,相信持續的協商有助于解決雙方在經貿領域關切的問題。中方代表團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雙方就彼此關心的經貿問題開展了深入交流。會談氛圍是坦誠的、深入的、具有建設性的,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達成了重要共識。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的關稅戰劇本,本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極限施壓”。四月初美國對華加征125%關稅,試圖迫使中國在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等領域讓步。然而,中國反制措施精準打擊美國供應鏈命脈:稀土出口管制導致洛馬公司股價單周暴跌12%,特斯拉上海工廠改用國產電池降低成本19%。美國小企業主的哀嚎更成輿論焦點——佛羅里達州文具商艾米莉·萊伊控訴,每本在中國生產的日程本成本飆升18美元,企業瀕臨破產。
就在中美發布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幾個小時后,特朗普轉頭突然對歐盟“開火”。他在白宮的記者會上拋出這樣一番指責,稱歐盟比中國“更惡劣”。顯然,特朗普這是剛被中國滅了威風,轉頭拿盟友撒氣。特朗普對歐盟的控訴可以說是從多方面發力。他不僅批評歐盟在汽車貿易上設置障礙,還指責他們以低價傾銷農產品,并且對蘋果、谷歌和Meta等美國公司發難。除此之外,他還把美國天價藥品的鍋甩給了歐盟,認為他們在藥價上對美國不夠“體貼”。
特朗普(資料圖)
要知道,在過去幾年美中交鋒期間,歐盟一直采取“觀望+自保”的姿態。既不明確站隊美國,也沒積極靠攏中國。某種程度上,他們試圖“坐山觀虎斗”,在兩強之間左右逢源。可現在,山上的“老虎”突然轉頭,撲向了自己。法國媒體驚呼:“特朗普的怒火從東方燒到了西方”!德國經濟部長深夜緊急召集汽車巨頭會議,討論應對策略。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燈火通明,幾個高級官員當晚連夜起草聲明,準備向WTO申訴。特朗普打貿易戰,從來不是為了什么“公平正義”,而是想逼迫全球制造業回流美國。
可以說,這樣的表態不光驚訝了美國內部人群,更是驚訝了歐盟等國。因為中國對于美國來說是競爭對手,而歐盟對于美國來說可是自己的盟友。而且在過去,歐美更是被看做一體的,因為歐美總是強調,共同的價值觀。而當下呢?特朗普居然把歐盟擺在了比中國還惡劣的位置上,這就意味著,特朗普對于歐盟比對中國還不滿。特朗普開始對歐盟下狠話,其實可以理解,因為當下的歐盟看似是美國的盟友,但是兩者卻有著不同的訴求。
特朗普(資料圖)
面對美國攻勢,雖然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擺出強硬姿態,但明眼人都知道,歐洲的底氣并不足。空客與波音17年的補貼大戰消耗了太多元氣,法國農民為保住農產品關稅在香榭麗舍大街傾倒奶酪的場景歷歷在目。更深的危機在于內部裂痕。當意大利為獲得醫療物資向中國靠攏,匈牙利頂著壓力引進華為5G,波蘭搶著承接美軍基地時,歐盟"用一個聲音說話"的承諾顯得蒼白無力。馬克龍倡導的"歐洲戰略自主",在特朗普的關稅大棒下搖搖欲墜。
中國平時不惹事,但真要是有人惹到頭上,那也絕對不含糊。靠著自己強大的產業鏈和外交手段,現在已經在新的國際格局里站穩了腳跟,妥妥地成了C位。特朗普再怎么折騰,估計也攔不住世界多極化這個大趨勢啊!特朗普現在取消對華關稅,表面上說是“策略變了”,實際上就是在給自己找麻煩,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他本來想拿歐盟當突破口,結果反而可能讓中國和歐洲抱得更緊,這樣美國的霸主地位就下滑得更快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